粵 語 正 音 的 爭 議
◆生猛活潑廣東話之十一
近日又再搬家了,整理書架時,在浩繁的書籍中「發現」了十多本「似曾相識」而仍然如新的書本,此皆多年前往中港台旅遊時禁不住當地的書香而購置者。有「似曾相識」的感覺者乃是每本新購書籍都有約略翻閱過,卻又在不及精閱細讀下束之高閣所致也,這個毛病不知是否所有如魯凡這些半個文化人之通病呢?
在這十多本「似曾相識」而又仍然如新的書本中,有幾本的書名與內容又重新拾回魯凡的興趣與回憶,此中最突出而彼此針鋒相對,而又各自旗幟鮮明的就是2007年2月香港粵語文化傳播協會出版,香港佛學、術數名家,現在旅居加拿大多倫多的王亭之先生所著的《廣府話救亡》,以及2007年7月香港博益出版集團有限公司出版,香港哲學碩士、英國倫敦哲學博士何文匯先生所著的《粵讀》這兩本有關廣東話(廣府話、粵語)語音方面的論述與分析。
關於粵語正音的問題,記憶所及,乃首見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的香港,由一位劉姓教授對香港電台的負責人提出將「時間」要正讀為時「奸」,於是這個香港官方媒體的張姓負責人即時下令,電台報時均要以「時奸」稱之,一時掀起軒然大波,輿論譁然,後經各方人士極力反對,電台當局最後只好從善如流,收回成命,恢復「時諫」之音。
到了九十年代至廿一世紀初,師承上述劉姓教授的香港中文大學何文匯博士亦正式提倡粵語發音矯正運動,直至今日,支持與反對何博士論點者雙方仍然爭論不已。支持者中以學術界人士為主,而反對者則以一般專欄媒體及市民大眾居多。
細讀王亭之先生的《廣府話救亡》,以及何文匯先生的《粵讀》,正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最佳註釋。前者在書中指名道姓挑戰何文匯,將何文匯博士「正音」之說視為邪說,引經據典地將邪說逐一駁斥,並指出語音經過時間變遷、約定俗成的變化等等。後者則開宗明義指出粵語方言審音,必以宋朝韻書《大宋重修廣韻》(簡稱《廣韻》)為依據,按照切韻方法反切得到的音才是正讀、正音,更強調人們日常錯讀字音的主要原因是不查字典所致,並在「敘文」中不指名地對前者展開反擊,奚落一無是處之餘,直指前者少不免會荼毒一些讀者,因此而評論一下,以正視聽。
以上兩本針鋒相對的著述,如果只各自拜讀一本,必均會被其文義所吸引,都會覺得言之有理。但若同時細讀兩本,在雙方言之鑿鑿、引經據典、滔滔雄辯之下,那方論點才是「正」確?就會令人產生何去何從之感覺了。處此難分錯對的境地中,要作出個人判斷,就正正考驗到每個讀者平時吸收了那些「養料」?吸收了多少?個人的成長經歷、學歷、見識等等,都直接影響到判斷的結果。對這個嚴肅的正音問題,魯凡傾向支持王亭之,亭老的說法。
在解釋個人立場前,首先須要聲明,王亭之老先生所言尤其是反切法平仄方面之論述雖然不見得百分百準確,魯凡之支持亭老,純是以事論事,而對何文匯博士的主張雖然不以為然,卻沒有絲毫不敬之意,相反地對他擇善固執的治學態度更是非常敬佩。何博士以宋朝韻書《廣韻》作為粵語審音依據的主張,是學術派學者論事的典型,原則上沒有錯,只是正如亭老所說,語言是生動的,每隨時代的變遷、地域和歷史因素而慢慢改變,因為它有生命力。廣府話出名生猛活潑,正是有著強勁生命力的緣故,如果硬要以一千年前宋朝所出版的韻書來「正」今時今日容納百川的廣府話,當然有失之於一部通書讀到老地矯枉過正。
何博士在《粵讀》第一章「粵讀求真」中介紹了四十五篇組詞,亦「正」了五十二個讀音,其中有很多被「正」的,亦是魯凡自少在越南堤岸隨父執輩、學校授課老師、香港粵曲、香港電影等等耳濡目染、一脈相傳所聽到、所學到的字音。譬如:「惆悵」的悵一向讀「帳」,正音要讀為「唱」;「糾紛」的糾一向讀「斗」,正音要讀為「九」;「機構」的構一向讀「扣」,正音要讀為「救」;「綜合」的綜一向讀「宗」,正音要讀為「眾」;「刊物」的刊一向讀「罕」,正音要讀為「頇」;「閩南」的閩一向讀「敏」,正音要讀為「文」;「贈券」的券一向讀「眷」,正音要讀為「勸」;……等等不勝枚舉,這些所謂正音魯凡實難以苟同,而由此亦孳生出一個最基本的問題:何解千千萬萬、海內海外、世世代代、列祖列宗、口語相傳下來的語音均是錯誤,單單只有一位哲學博士(不是音韻學家)能根據一千年前的韻書切音來矯正這些讀音?
語言的發展會隨著時間與地域的變遷而自然改變,這是約定俗成的最佳見證。幾位著名的音韻學家如趙元任、馬宗霍、羅常培、王力等都極度尊重語言約定俗成後的變化,甚至八十年代在香港無視電視主持《每日一字》的林佐瀚先生亦表態支持接受約定俗成已經普及之讀音。廣府話傳統每多轉讀,很多陽平聲字在一般場合卻必作陰上聲發音,例如陳姓、何姓、林姓等,大家混熟了多以「老陳」、「老何」、「老林」名之,此時都會將比較低沉的陽平聲調轉讀為比較高昂的陰上聲。有一種水果叫做「馬蹄」,因其形似而故名,但這個明明讀為「提」的「蹄」字在此一定要讀陰上聲轉為「馬睇」,這亦是廣府話語音轉讀的實例,這種讀音是絕對不能依《廣韻》切音來「正」的。香港大學單周堯教授曾經說過:『語音是不斷演變的,古今字音不盡相同,也不必相同。我們似乎不必放棄已經約定俗成的音,來遷就古代的反切。如果字典中的讀音只照顧古代的反切而不顧實際的讀音,那麼,它們的注音價值便不免大打折扣了。』真是擲地有聲。
關於廣府話這些音韻、轉讀方面的議論,雖然爭議、分歧不少,真理始終是愈辯愈明。限於篇幅,魯凡只提出以下代表個人的兩點意見:
一‧百分百支持正音運動,對象是糾正一般有邊讀邊、無邊讀形之錯誤,例如:「造詣」讀成「做紙」;「如火如荼」讀成「如火如茶」;「病入膏肓」讀成「病入膏盲」……等等。還有香港年青一代愈發嚴重的「懶音」問題,如「牛」讀為「歐」的陽平聲;「眼」讀為「晏」的陽上聲,「我」讀為「柯」的陽上聲,……等等。而不是依韻書來「正」那些平仄轉調、早已約定俗成已經普及之讀音。
二‧如果一定要將所有粵語讀音依書正音,有關方面至少應該成立一個集合各方專家的正式委員會,邀請各粵語區語言學者共同參與、研究,而不是只由一家大學、一家官方電台、一個教授加上幾個門生,自以為是地進行即可頒令遵照執行。
其他就留待日後有機會再作詳論。
2013-05-14(二○一三年五月十七日發表於洛杉磯越柬寮週報、遠東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