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行,始於足下2005之5
五月二十四日,星期二。一大早上趕往機場,直飛現稱香格里拉之中甸。
這美麗的香格里拉,這可愛的香格里拉,
我深深地愛上了它,我愛上了它………。
“香格里拉”一詞,在藏語中意為心中的日月,是心目中至高無上的理想之地,那裡沒有貧病困苦、仇恨死亡,是一個虛無縹緲的人間天堂。但實際上這個詞來源於1933年,英籍作家詹姆士‧希爾頓在其小說《失落的地平線》一書中,為世人描繪了一個深藏於峽谷中無比美麗的山村,四周雪山環抱,有廣闊的草原,明鏡般的湖泊,喇嘛寺廟,男女老少和睦相處,親如一家的人間樂土,稱為“香格里拉”。隨著書籍與電影的轟動與熱賣,“香格里拉”成為了人們追尋嚮往的夢想王國,在英語中成為世外桃源的代名詞。儘管《失落的地平線》是一部虛構的小說,儘管詹姆士‧希爾頓一再聲稱,在任何地圖上也無法找到“香格里拉”,但世人一直相信“香格里拉”是有原型的,同時也一直沒有放棄尋找這小說中所描述的神秘夢幻國度。
對照《失落的地平線》書中情境,“香格里拉”被認為在四川、西藏、雲南三省交匯的雪山、大草原,有人說在四川西部的稻城,有人說是在西藏,也有人認為應在雲南中甸、麗江,這些傳說中的“香格里拉”同樣居住著藏民、擁有雪山、冰河、湖泊、草原。
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人們逐漸將焦點集中到雲南西北中甸一帶,認為與小說中的場景十分相似。除了藏民、雪山、冰河、湖泊、草原之外,香格里拉的“里”是中甸藏語所特有。經過專家多年的考證研究,雲南省於一九九七年九月正式對外界宣佈,詹姆士‧希爾頓的小說《失落的地平線》中“香格里拉”的原型就是雲南西北的中甸,至二○○二年雲南省將中甸正式更名為香格里拉。
從昆明乘機直飛中甸(香格里拉),約五十分鐘航程,抵達後有中國旅行社安排之年青藏族導遊接應,雖然全程他都以普通話作介紹,但他的藏族名字我真的記不清楚。上車後即時車往參觀高原上之雪山湖泊──屬都湖,由於地處海拔3200多米之高原地帶,氧氣稀薄,導遊亦提議大家,如有需要可以購買瓶裝氧氣罐子以作防備,價錢是每罐人民幣四十五元,為防萬一,至少每一家庭組合都有購買。
屬都湖是高原冰磧湖泊,高山環抱中湖盆地勢平坦,有廣大的草原,大家先在入口處品嚐了烤玉米、烤甘薯等道地食物,再到湖邊欣賞美景,有山有水,有草有花。草原中我們有人上馬拍照,為自己曾經英勇馳騁草原留下見證;而張團長夫人更不惜穿上原住民之鮮艷瑰麗服裝,拍了多張甚有留念價值的照片後,我想她最意料不到的就是大家都不約而同地爭相向她這位熟悉的“原住民”合照,可惜沒有酌收一些合攝費,否即收入應該很不錯也。
導遊說下月開始才是杜鵑花開之季節,到時漫山開著爭相吐艷的杜鵑花,景色才最宜人,可惜大家都等不及欣賞。回程時大家對當地公共廁所之簡陋及清潔環境之奇差都怨聲載道,既是定點旅遊區,在公共衛生方面當局是有必要大力改善的。
中午入住當地龍鳳祥大酒店,據稱是當地最好的酒店之一。休息約兩個多小時,大家又出發參觀中甸縣城歷史悠久之“噶丹松贊林寺”。
林木深幽現清泉,天降金鶩嬉人間。
導遊介紹,“噶丹松贊林寺”興建於清朝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當時五世達賴喇嘛鑑於當地災害頻繁,眾生陷於苦海,於是奏請朝廷建立十三個大喇嘛寺,稱為“十三林”,其中之一就是“噶丹松贊林寺”,建成後亦標誌著藏傳佛教在當地獲得了統治的地位。寺中等級職位森嚴,以活佛為首而尊卑分明。全寺佔地頗大,座北向南,築有堅固莊垣之藏式雕樓建築,正殿供有五世達賴銅像,後殿亦供有彌勒佛和七世達賴銅像,以及一些法器珍品、琳琅滿目的壁畫、精美的木雕等,因此噶丹松贊林寺亦有“小布達拉宮”之稱。
晚上大家參加了藏族居民之歌舞歡迎會,熱情好客,能歌善舞之藏族青年男女,載歌載舞中很快的將現場氣氛帶入高潮,我們一團以及其他兩三個團的遊客亦很快的一面隨著拍子起舞或拍掌,一面亦享用道地之藏族飲料及烤肉,這真是一個輕鬆愉快、別開生面的晚會。
● ● ● ● ● ● ● ● ● ●
五月二十五日,星期三。亦是一大早便要趕路,告別了香格里拉,今天是乘旅遊專車駛往著名的歷史、旅遊名城──麗江。
整個早上都在趕車路,山路崎嶇、路途險惡,的確是不好走。午前抵達了距麗江古城約100公里的虎跳峽。虎跳峽以山高、峽深、水急,雄險奇絕聞名於世,是聞名世界最深的大峽谷之一,分上虎跳、中虎跳、下虎跳三段,因傳說有猛虎從江中巨石跳躍過江,故名虎跳峽。我們在下虎跳峽口景點下車欣賞,只見峽谷兩岸玉龍、哈巴兩大雪山對峙,巨岩壁立,山坡陡峻。峽口雙峰欲合,若門半開,江中怪石林立,轟鳴聲中金黃色的江水如千軍萬馬奔騰而來,彷彿是要掙扎著擺脫峽谷的束縛,一路衝過重重險阻,浩浩蕩蕩向前奔馳。
在下虎跳景點欣賞插雲高峰,深崖絕壁,險惡江流,令人眼界大開,惟是景點旁之車道甚為狹窄,最寬處僅可兩車並行,所以要先讓遊客下車,車子則一部一部慢慢地駛入停車處,然後才可掉頭,而最危險及不可思議的是遊客下車後,步行至停車場景點入口處這一段路,此段路其實是車行道,步行中車子搶道,險象環生中是有一定的危險性,而更甚者是千丈深淵旁之車行道(亦可說是人行道)竟然沒設任何欄杆等屏障物,若有意外,後果實不堪設想,人、車都衹有自求多福。
離開虎跳峽後車往麗江進發,進入麗江前,藏族年青導遊先行下車告別,到達麗江則由當地中國旅行社導遊小和負責,年青的小和雖是當地人,卻說一口流利北京腔普通話,各事交待清楚,擅長說令人忍俊不禁的笑話,是旅遊界的精英。
麗江不是江,是一座歷史古城,可追溯至唐代,也是今日納西族自治縣的首府。作為麗江的主要原住民族,納西族人創造了聞名的東巴文化,他們使用的象形文字是現時世上惟一仍被使用的象形文字,與被喻為“未經污染的音樂”之納西古樂,在這片純淨的土地上演繹著悠悠的歷史。
麗江的第一站就是遊覽麗江古城,而事實上我們下榻的格蘭大酒店就在古城旁,遊覽古城非常方便。古城北依象山,西枕獅子山,外圍不築護城牆,因為古代世襲管治麗江的土司,被明朝朱元璋賜姓「木」,若築城牆,木字加上框便成「困」字,因此古城沒有城牆。小和帶領著大家從茶馬古道開始步入有如八卦陣式的古城,腳下踏著的是有八佰年歷史之五花石板路面,古色古香。城內挖有西河、中河、東河三水,利用西高於東的地勢,定時人工控制西河活動石板閘門,引溢出的河水沖洗五花石鋪成之街道,保持城內之清潔,可見古代納西人建築構思之巧妙。三水入城,流水穿街過巷,入牆繞戶,沿岸垂柳在木板橋、石板橋、石拱橋旁搖曳生姿,潺潺流水聲中我們走過一座座小橋,所謂小橋、流水、人家,詩情畫意,江南風光不外如是也。
城中心為「四方街」廣場,約200平方米大小,明清建築鱗次櫛比,保存均算完好,店鋪多出售具有納西族風味之木刻、織品、染布、銅器、銀器、食品等。從四方街延伸出去的石板路小街,多的是沿著小河設立的酒吧、咖啡座,以招徠外國遊客為主,有所謂酒吧一條街,法國式、韓國式、日本式等等,店家在店門前小河畔擺上數張桌子,上掛燈籠,迎風搖曳,與河中倒影共舞,別有一番風情。在城中土司木王府殿宇壯麗的光碧樓前,大家不忘拍攝合照留念;接著步過百歲橋進入百歲坊,據說走過百歲橋,人人都能長命百歲,古老傳說往往發人深省。參觀之餘,女士們更感興趣的當然是大事搜購各種心頭所愛,將瘋狂購物這種“優良嗜好”發揮得淋漓盡致。
晚上小和帶領我們步行到不遠處位於市區的「麗江國際民族文化交流中心劇場」欣賞“麗水金沙”藝術團之歌舞表演。這是一埸高水準、拉斯維加斯式的大型民族歌舞表演,節目開始是序,接著是水、山、情,三場不同主題的舞蹈,將各少數民族之特色與傳統,分別用舞蹈演繹,演員舞藝精湛,婆娑美妙,燈光效果瑰麗多變尤為出色,絕對是一場高水準的演出。
● ● ● ● ● ● ● ● ● ●
五月二十六日,星期四。今天遊覽的是麗江西北部之玉峰寺及玉龍雪山。
玉峰寺位於麗江城北、玉龍雪山之南,據說始建於清乾隆朝,是典型的喇嘛寺,來此主要參觀的是寺內上院被譽為“山茶之王”的萬朵茶花樹。此株山茶樹樹徑粗大,據記載所示已有五百多年樹齡,原為兩株不同品種並立而生的山茶,後來主幹合二為一,虯龍般的樹枝相互纏繞,交織成網,每年立春過後,這株由兩個品種拼接而成的大樹,分別盛開著兩種不同花色的山茶,滿樹招展,有千朵之數,而每年有著不下十餘次的開花,所以總計每年開花多達二萬朵。我想光憑這些記載,觀賞山茶之王已不枉此行。
接著順道亦參觀了“洛克舊居陳列館”,殘舊的屋宇內,陳列著美國植物探險家及人類學家約瑟夫‧洛克博士,當年居住期間之各種日用品、工具、照片等等。被西方學者譽為“納西學之父”的洛克博士,自1922年起至1949年7月,在中國麗江生活了近二十八年,1924年至1935年其間,他把以麗江為中心的滇西北神奇的風光、民族風情,透過美國出版的《國家地理雜誌》中推出的系列文章,不斷的介紹到西方世界。前言所提及英籍作家詹姆士‧希爾頓1933年在其小說《失落的地平線》一書中對“香格里拉”的描寫,與洛克博士關於麗江的敘述和拍攝的照片非常相似,相信希爾頓之創作靈感來自於《國家地理雜誌》中洛克博士的系列文章,因此亦有一部份人認為麗江才是那個讓世人魂牽夢引的“香格里拉”世外桃源,這至少小和是這樣認為,甚至所有麗江人都這樣認為。約瑟夫‧洛克這位洋博士對麗江人可謂影響深遠。
午飯就在附近的玉水寨進食,豐富可口的道地麗江美食,大家都大快朵頤。值得一提的是玉水寨不僅美食可口,更有全省數一數二不收費用之公共廁所,全部自動化裝置,另有沙發擺設,供應有需要者在廁所內促膝談心。麗江做得到,我希望香格里拉將來亦能做到,才不負如此高雅的名號。
飯後乘車直抵玉龍雪山腳下。身處北半球緯度最南的玉龍雪山,有十餘座高峰,綿延數十公里,聳入雲天,氣勢雄偉,主峰扇子峰高5596米,終年積雪,崢嶸的雪峰有如一條正在飛舞的白玉巨龍,故名玉龍雪山。
郡北無雙岳,南滇第一峰。四時光皎潔,萬古勢龍從。
絕頂星河轉,危巔日月通。寒威千里望,玉立雪山崇。
▲玉龍雪山頂,大地盡在腳下
|
遊客抵達山麓後,須乘坐雪山服務中心安排之專用巴士,登高駛達約海拔3000米之索道纜車站口,再轉乘索道纜車上山,此時空氣已比山麓稀薄,溫度已感寒冷,大家都要作好準備,如穿上禦寒衣、帶備氧氣瓶等。纜車把我們拉送到海拔4500米處下車,頓覺有少許缺氧之感覺,我和內人便到服務中心休息,並喝杯熱咖啡,一會兒便回復正常,再走出中心與其他團友會合。此處景色與山下所見截然不同,當你身陷一片銀色世界,迎著冰風,遠眺群峰小,展望大地盡在腳下,不就是古人所云「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最佳寫照嗎?
立品須立最高品,登峰須登最高峰。
有人說,到麗江遊覽,不登玉龍雪山便枉到麗江。登山後看到的雄奇壯麗;感覺到的氣勢磅礡,再回味上述對聯,此說是甚為有理的。
▲麗江惜別宴,與來自香港之旅遊團仝人合攝
|
在麗江的最後一晚,亦是訪華團此行的尾聲,晚飯特別興高釆烈,梅廣壽老兄、張團長夫人更為大家高歌,舉杯互頌珍重的背後,難掩那絲絲的離愁。飯後大家自由活動,有人結伴到古城或其他街道商店購物;有人喜歡逛街嚐試各種小食、水果;有人須要足部按摩以恢復體力;有人會合在酒店旁喝酒談天;有人乾脆在房間早點問候周公。而我則待在房間,對這十餘天來的所見所聞,作最後資料整理,卻無緣提早跟周公寒喧,後據參加酒店旁喝酒、談天,進而大家合唱、跳舞,像參加嘉年華會的陳文贊兄對我說及,令我羨慕不已。
● ● ● ● ● ● ● ● ● ●
五月二十七日,星期五。大清早到麗江機場後與小和話別,能言善道、經驗老到的小和,他的“麗江老智者跟西方學者的對話”實在太精彩而發人深省,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
約十時飛機抵達昆明,當地導遊小金早在現場接應,他亦是一位服務親切而盡責、口才經驗都很專業的導遊。除了陳文贊兄須要即時轉機到廈門外,其餘大家都到市區,品嚐雲南省歸國華僑聯合會原班領導為大家安排之道地小吃──“雲南過橋米線”。過橋米線之由來有著十分溫馨浪漫之傳說故事,僑聯以此名菜來為大家辭行,真的用心良苦,以後無論身在何處,只要品嚐到過橋米線,能不想到雲南?僑聯領導?甚至這個美麗的彩雲故鄉的每一個人?
飯後呂詩澄會長及夫人因要轉赴另一機場飛往海南,於是先行依依告別,其餘團友便齊往昆明機場。到達機場後一些轉赴曼谷,一些轉赴南寧,大部份是分兩班次換機至廣州,而本團自五月十一日午夜起的訪華之旅至此已全部結束,並即時解散。到了廣州白雲機場,有人即時回美,有人轉往汕頭、中山,有人轉往越南,而我與內人則選擇在白雲故鄉深處的廣州再多留兩天,五月二十九日乘中國南方航空國際班機返美。回顧此次有嚴肅亦有浪漫、有意外更有溫馨的訪華之旅,筆者仍是以七言打油詩作為本文之結束:
鼓浪輕盈白鷺游,大嶝長樂繫福州;
天游九曲如仙境,故宮長城聽因由。
石筍春城香格里,九鄉虎跳麗江流;
玉龍臥看千年樹,白雲深處是源頭。
(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