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2日 星期五

活潑廣東話系列2

「水」,妙不可言
生猛活潑廣東話

    上星期與郭君的一段對話,經報導後即時引起一番回響,有友朋輩表示喜歡筆者談及當日越南易幟後的生活狀況,以發思古之幽情;亦有師長輩感興趣的是有關此類方言的說法與掌故,等等,都表示希望筆者能夠多作些此類題材的報導。越南易幟已三十多年,當今政府正全力發展經濟,如果不深入究其內況,表面上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至少目下四十歲以降、無論已移民海外或是在當地生活的青年人,是絕對感受不到當年剛開始被統治時的那份徬徨、恐懼、與絕望的感覺的,這個題目就且待日後有機會時再續鴻爪可矣。至於粵語方言,除了活潑有趣之外,似乎更有那份虛無縹緲之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使命感在縈繞吧,因此就此題材不妨再作補綴一二。

    粵語中有關風趣俗語、有血有肉的生動歇後語等等,數之不盡,不勝枚舉,此皆有賴吾粵先賢們不斷保舊納新,吸收容納了大量中原方言及外來言語,隨著時代的步伐不斷變化、與時並進所使然,是其它方言所不能替代的。就如「生猛」一詞,是道地粵語,普通話差可比喻的說法為「生動」,惟兩者實有明顯的分別。「生猛」有包含了「生動」之活生生的動作,而「生動」卻缺少了「生猛」那股活蹦亂跳、充滿生氣的活力,其意境是不可同日而言的。

    單字中最有生命力的粵語,恐非「水」字莫屬。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原創於香港的一句順口溜,可說是有關「水」字中最具深意的代表作。當年香港仍處於待開發的城市,生活環境還很落後,木屋區、貧民窟充斥,政府體際貪汙腐敗,公務員良莠不齊,索賄受賂明目張膽,一般市民亦無可奈何。順口溜的起源是城中鬧火警,消防大員抵步後第一件事並不是馬上展開救火工作,而只是拿著還未開放水源的水管、對所有正在緊急待緩的居民說:有水有水,冇水冇水;有水過水,冇水散水假設你是當時剛從外地移民來的居民,對粵語還不很熟悉,而不知所措的話,肯定閣下的尊宅之下場必然付之一炬;閣下如知曉此句箇中真意,乖乖地付上款項若干,則自然「水」到解圍,起碼有人施以援「水」。

    上述這個傳說很可能乃好事者為自圓其說所杜撰,惟該句順口溜乃是經典之作卻是無可置疑。此四句有八個「水」字,加上前面的動詞後,「水」字的解釋就多姿多采、妙趣無窮矣。粵語中「水」字除作透明液體、汁液等解釋外,尚有多重意思,其中之一便作錢財解。且看第一句:『有水有水』,雖然同為兩個「有水」,但第一個水便作錢財解釋,第二個水才真正解作液體。同理第二句:『冇水冇水』,其意思為「沒有錢便沒有水」,等於沒錢便不予施救。第三句:『有水過水』,「過」字動詞,在此作交付解,「過水」即為付款。最後一句:『冇水散水』,此處「散水」一詞解作如水之四散、作鳥獸散等解散行為。因此這四句令非粵語系人士不明所以、如急口令般的順口溜,其正確解釋就是:「有錢便有水(救火),沒有錢便沒有水(救火),有錢便要快快交付,沒錢我們便解散去也。」這個挖苦消防員的笑話雖然稍覺跨張,但說法卻非常生動奧妙,令人心領神會,而發人深省。

    有關「散水」一詞,一般字典均沒有列入,可見亦非一般以普通話作主流所慣用之詞句。筆者多方搜索查核之考據下,「散水」乃指在中國宋朝時的一種書法術語,見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筆精賦》;以及更早的唐朝時之曲調名,唐朝大詩人白居易之《代琵琶弟子謝女師曹供奉寄新調弄譜》詩便有:“《散水》玲瓏峭更清” 句,兩者均為專有名詞。近代的註解是作為建築物周圍鋪成的保護層,以保護地基,防止雨水滲入。其實「散水」一詞,粵人皆知、皆喜用之,最主要的用法則如上述如水之四散、作鳥獸散等解散行為。此外亦有一種說法,認為古時歹徒被拘,若身懷武器則罪大惡極,所以歹徒每在事敗之際、被拘之前,必將武器散棄,以免罪至重大,由於武器皆以鐵為之,而「鐵於五行屬水」,因此把武器丟棄稱為「散水」。此說以常理推之亦算合理。

    「水」字在粵語中包羅萬象,數不勝數,有機會自當再為讀者詳作介紹。此時此際若要以一句話來代表筆者的心境並作為本文之結束,筆者謹以一句貼切的廣東歇後語來形容:『三水佬睇走馬燈』,答案就是『陸續有來』,我們就待下次再談吧。
 

二○一二年十月三日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