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6日 星期五

生為中國人的光彩2007之2


“生為中國人的光彩”(二)

長江三峽,是中國河川山嶽的自然奇觀,亦是整個中華民族的精神所在,暢遊三峽,自古以來就是旅遊的一個熱門焦點。
九月二十二日,船行中江面漸窄而群山漸高,約下午兩時左右,船抵神曲之鄉--“酆都鬼城”。
心驚入地府,含笑出鬼門。   ──都鬼城內對聯

豐都鬼城入口。
酆都,據說是以郊外之酆穩壩及平都山各取其中一字合湊而成,內設多種依神話故事之陰曹地府模型,遂有鬼城之名。上岸後乘車至鬼城入口處,再轉乘索道纜車直上山上之鬼門關,經過望鄉台、步過奈何橋、再到閻王殿,最後走進地獄,內裏擺設著林林總總的刑具,並有對各犯「鬼」施以上刀山、下油鍋、刮舌根、抱火柱等等各式各樣之神話故事模型,陰森恐佈,加上導遊小姐繪形繪聲的提示,如過了望鄉台便要一直不回頭往前走,若聽到有聲音呼喚則千萬不要應聲回頭張望,否則便會被鬼魅拉去做其替身云云。雖然明知純屬無聊迷信,但心裏應該不會感到興高采烈而“含笑出鬼門”吧?
晚上的節目是參加船上舉行的船長歡迎酒會以及船上員工精采的歌舞表演。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唐。李白

九月二十三日清晨,船抵長江三峽瞿塘峽口之白帝城,其實順長江而下,白帝城才是三峽的起點。記得唸初中國文時便已讀過上述唐詩中最享盛名的七言絕句、詩仙李白的“早發白帝城”,當時對長江之感受不怎麼熱烈,卻對其用字之精練、描寫之生動、聲韻之和諧感到五體投地而深印腦海。及長,亦曾閱讀過一些歷史文獻有關於“白帝托孤”,說的是三國時的劉備戰敗退到白帝城鬱悶而逝,把兒子和政事全都托付給諸葛亮的故事;還有新莽時期公孫稱帝於白帝城的歷史,所以白帝城真的有其悠久的歷史文化和獨特的自然景觀。
可惜的是船方沒有將白帝城如豐都鬼城般列為定點參觀景點,即是如要參觀,須另繳費。筆者當然報名參觀,但更可惜的是參觀人數不足而不能成行,真的是緣慳一遊。參觀人數不足之原因,應該是大部份遊客對中國歷史文化沒有興趣或者根本不知有這些歷史淵源,因為全船遊客有超過一半是法國人及菲律賓人,剩下的中國人有一半不參觀便難成行矣。
風急天高猿嘯衰,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唐。杜甫

洛杉磯全體團友攝於三峽遊輪途中。
過了白帝城,便進入了長約200公里水路的三峽,第一峽就是以雄奇壯麗著稱的瞿塘峽。瞿塘峽是指在長江白帝城至巫山大溪鎮中之峽谷,全長只8公里,是三峽中最短的一峽,峽口有赤甲、白鹽兩山,兩岸連峰峭峙,互鬥崢嶸,江面狹窄形成江水洶湧,水勢湍急,不失雄奇壯麗。峽內岩壁間有蜿蜒伸展於江岸的古棧道,摩崖石刻,上面佈滿了歷史名人之書法碑刻,甚為耀眼,更增添了瞿塘峽迷人的魅力。可惜的是江山雖然依舊,兩岸猿聲那復聽聞?詩聖杜甫的登高七律詩,牽動多少越柬寮遊子的故國山河夢?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唐。元稹

瞿塘峽後馬上便進入巫峽範圍,江面漸寬,兩岸綠林遍野,群山雲霧彌漫而峰峰特出,此中最著名的是連峰間側身而立之“神女峰”,像一妙齡少女,風姿綽約的玉立著,加上文豪宋玉著名的“神女賦”, 誠然正是文以地傳世、地以文揚名。是受了神女的挑逗?還是被巫峽的秀色所引誘?如上述元稹的詩句,除了形容巫山、巫峽那種雲霧蒸騰的情景外,千百年來多少文人逸士樂於引述、借用、甚至引伸至另一境界,這應該不是元稹當時的本意吧。
四川省與湖北省交界的岩璧上題有“楚蜀鴻溝”四個大字。
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似乎對巫峽都有著一種超乎尋常的迷戀,除了詩興在此大發外,墨跡更在此保留良多,一幅幅石刻綿延不斷,把長長的巫峽岸壁佈置成一道石刻展示廊,如:“我示行周”、“化險為夷”、“楚峽雲開”、“楚蜀鴻溝”、“浪淘英雄”……等等,字跡剛勁,鐫刻精細,全部都稱得上是藝術精品,而且是只有中國才有的。上述精美的石刻中,“我示行周”應該是出典於《詩經》小雅‧鹿鳴篇之一句“示我周行”吧,意為“指示我往大路之方向”;而將其中兩字略為移動,“我示行周”的意思便成了“我指示大路之方向”了,由被動變成主動,這就是中文博大精深之處。而“楚蜀鴻溝”則正是湖北與四川兩省交界之地,一幅石刻便為兩省劃定了界線,更引得多少騷人墨客在此隨興賦詩以抒懷……。看到江山如此多嬌、看到這些文化瑰寶之精美,我想這就是“生為中國人的光彩”吧,但願那些說出“生為台灣人之悲哀”的島國皇民,不要再目光如豆,顛倒黑白,應該多來看看祖國的壯麗山河、多來領會祖國的文化瑰寶,自然會將悲哀化為光彩。
迢迢水出走長蛇,懷抱江村在野牙
葉蘭舟龍洞府,數間茅屋野人家。   ──唐。杜甫

下午船靠於巫峽與西陵峽之間的湖北省巴東縣官渡口前之神農溪支流口,神農溪全長約60公里,因發源於神農架南坡而得名,山巒相續,逶迤綿延。大家轉乘小型觀光遊船進入原始古樸的神農溪,首先經過龍昌峽,兩岸岩壁似斧劈刀削般筆直,懸崖上之懸棺赫然可見。唐代詩聖杜甫在此便留有上述《西壤溪》的詩篇,詩中生動地描述了當時生活在神農溪上的人們淒苦的生活狀態、以及對自然景觀的贊美。
筆者夫婦(中)與南加州潮州會館
名譽會長王耀德夫婦(後)及監事長
陳文傑(前)等攝於神農溪豆扁舟。
過了龍昌峽便是鸚鵡峽,峽中恬靜幽雅,兩岸灌木叢生,樹叢中隱見猴子嬉戲,而岩壁上之古棧道遺留下的石孔則隨處可見;亦有氣勢宏大的燕子阡大溶洞,據說溶洞裏常年棲息著好幾萬隻金絲燕子;更有挺拔高峰“高視岩”,遠觀岩壁就像一張貓頭鷹的臉,煙雲飛逝於上,溪流蜿蜒其下,氣勢磅礡,十分壯觀。
再往前行便是神農峽,水面寬廣而清澈嫵媚,有九孔岩、岩棺等自然與古文明景觀,行經其中有如置身畫中遊的暢快感覺。抵中段羅坪後,大家須另轉乘更小只容十來人之豌豆角扁舟繼續遊覽綿竹峽

綿竹峽灘多水急,水情凶險,船老大用他那強悍的身軀、有力的臂膀在扁舟前後操舵弄槳,搖晃中不無驚恐,內人更緊握我的右臂,我衹能強作鎮定,表面上安然處之,我想其他男士都不外如是。此段峽谷之大奇觀則是奇形怪狀的鐘乳石群,有的形似巨蟒;有的展翅若鷹,更有獨自一支如一柱擎天的倒立,此時大家都聽到一些響亮的會心之笑聲。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