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簡稱ECFA)
能助台灣開創新里程?
本月二十五日,台灣朝野兩黨最高負責人針對一個關乎全民的議題,舉行了一個針鋒相對的辯論會,論點雖然南轅北轍,但兩位朝野精英、法學博士,各自拿出看家本領盡量表現了自己,其過程有媒體稱之為“雙英舌戰、煙硝對決”。
此次朝野領袖的辯論主題為《「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應否簽署》。我們且拋開這兩位辯論主角之個人形象與政黨意識來看此次辯論主題,《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究竟是什麽條約協議?簽了對台灣又有什麽影響?
《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英文為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簡稱ECFA。其主要內容和兩岸經濟活動息息相關,簡單的說是要推動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的初步協議。台灣和中國大陸兩個經濟體要合作賺錢,就必須有個「規定」來幫助兩岸之間進行經濟合作活動以保障雙方。區域經濟整合是全球的重要趨勢,簽了自由貿易協定的成員彼此互免關稅,如果不能和主要貿易對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在市場上便失去競爭力。像東協國家賣到中國大陸的產品,因為中國大陸和東協有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絕大部分都不用課關稅,而台灣賣到中國大陸的產品,就要比東協國家多付5%-10%的關稅,這樣台灣的出口產品,在大陸還有競爭力嗎?
中國大陸是台灣的最大貿易夥伴,每年賣很多產品到中國大陸,也是最大的順差來源。簽訂「兩岸經濟協議」可以保護台灣的產業,讓台灣的產業在中國大陸的市場上,能和其他的競爭對手國站在相同的地位競爭,亦有助台灣與其他國家洽簽雙邊自由貿易協定,可免被邊緣化。
如果根據上面資料分析,則ECFA自有其簽訂的必要,在野黨指責《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就是賣台,始終是為了反對而反對。過去台獨意識濃厚的李登輝及民進黨執政時採取「戒急用忍」的鎖國政策,造成台灣的經濟全面低落,現在又將一個不涉統獨之純經濟議題,轉移焦點說成是賣台問題,這永遠是不理民生疾苦之台獨集團的一貫技倆,是站不住腳的。
我們祈望台灣與中國大陸雙方簽訂《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後,台灣出口到中國大陸的產品可以享受關稅減免的待遇,加上大三通縮短運輸時間及成本,出口的產品就能比日本、韓國、東協的產品更有價格競爭力,使企業能增加投資,讓大家有工作,人人有錢賺!
(2010-04-30)
洛杉磯越柬寮報專欄 -1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