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7日 星期二

2010-02-26 洛城三劍客



儒家思想的迷思

開年一月初好萊塢電影《阿凡達》(Avatar)在中國內地上映,挾著美國本土最高票房紀錄的聲威,國產影片紛紛避讓退出檔期,而原定一月底上映的國產歷史巨片《孔子》卻將檔期提前至一月廿二日上片,並聲稱要代表國產電影正面迎戰《阿凡達》。交戰的結果是《阿凡達》除了創下美國本土最高票房紀錄外,亦同時刷新全球最高票房紀錄,更獲第82屆奧斯卡金像獎9項提名,《孔子》無論在票房、聲勢上都明顯落後,於是將電影的失敗歸咎於孔子本身的儒家思想失敗之聲音一時甚囂塵上
儒家思想在中國內地與中共政權最初是勢不兩立的,中共一向是以反對孔子起家,其首任總書記陳獨秀早年就發表文章批判孔子,到了文化大革命爆發,毛澤東親自發起「打倒孔家店」的批孔運動。但是,孔子的儒家思想是一種人類社會道德倫理規範的學說,其最基本的理論基礎是“性善論” 以及一個“禮”字。儒家輕法制,重道德,其思想中的仁德學說非常重要,儒家認為,如果以道德和禮制來教導百姓,將使得他們自愛自重,心悅誠服,這是人類歷史幾千年經驗智慧累積下來的一個結晶。
儒家思想在中國存在了數千年,對於中國的政治、經濟、倫理等各方面依然存在著巨大的影響,而且這種影響在可預見的將來亦不會消除,試看廿一世紀步入強國之林的中國,官方已開展祭孔活動,在國外更不惜投下巨資創辦「孔子學院」,公開向世人用行動來修正過去對儒家的偏見。
與很多其他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一樣,儒家思想在近代中國被意識形態及政治操作所操弄,這和韓國、越南等國家對儒教致力保存過去文化的態度背道而馳,形成了儒教發源於中國卻昌盛於韓越的尷尬局面,在韓風越浪不斷拿中國文化以申遺、不斷將中華優秀文化強奪蠶食、大有形成禮失求之諸野的今天,吾人喜見國人重拾起這份民族的寶貴遺產,祈望今後國人能夠安心生產,深耕易耨。一部電影的成功、賣座與否,是有很多因素使然,將《孔子》之不敵《阿凡達》歸咎為儒家思想的失敗,除了別有用心外,實在不值識者一駁,儒家的仁德思想理論是永遠也不會過時的。

 (2010-02-26) 洛杉磯越柬寮報專欄-5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