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6日 星期日

2013-04-17 洛城隨筆

是「始 者」?

觀看台灣某收視口碑不俗的綜藝節目,主持人一向口齒伶俐,反應敏捷,經驗豐富,內容亦每多反映時下社會百態,及各項潮流趨勢等等,因而節目亦相當受大眾歡迎。是日節目內容乃介紹現今社會上男子女子顛倒陰陽情況嚴重,女子易釵而弁、男子易弁而釵,教世人安能辨我是雄雌?主持人開場白交待過後,接著螢幕上打出一段文字,並另由非主持人之語音旁白讀出。該段文字大意是敘述這股反串浪潮之所以興旺,原因當然很多,文字及旁白均指出主要的『始作俑者』實是現今之偶像派男藝人喜作女性打扮帶動所致。
『始作俑者』?聽起來有點刺耳,隱隱約約總感到有點不妥,此實又是成語濫用之典型。
《孟子˙梁惠王上篇》:『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這段由孟子指出是孔子說過的話,為著有其如揭後語式的第二句,做成後世的解讀一直意見分歧。有人認為此句是詛咒首先發明用俑陪葬的人,大概不會有後代了;亦另有人認為「其無後乎!」是疑問句,應解釋為他們難道都斷子絕孫了嗎?有人懷疑孔子是講究中庸之道的,似乎不應該駡人斷子絕孫;也有人表示孔子雖然以其不仁與奢侈而反對作俑,但未必真的罵人斷子絕孫,孔子的態度應該是批評而不是咒罵。「其無後乎!」既有如此多的爭議,當然直接影響及其前語「始作俑者」之使用方式,或者就直接只將「始作俑者」作為成語,將其解讀為「首開先例的人」,前述台灣某綜藝節目中的文字旁白,其撰稿者用「始作俑者」來形容那些首開男扮女裝風氣的偶像藝人,顯然是歸於此類。
根據台灣教育部國語辭典之解釋,「始作俑者,其無後乎!」是孔子認為用人偶陪葬,在意念上和用真人陪葬一樣,發明的人會有絕子絕孫的報應。後世用來比喻首開「惡例」的人。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王開府也曾指出:『「始作俑者」後面接著的是「其無後乎」,絕對是負面意思,用來形容正面事情應是誤用。』可見此句不論後面四字有如何爭議,可以肯定的是,若要用來形容「首開先例的人」的話,其「例」亦必為「惡例」方可,即是說只可用來比喻首個做某種壞事、或開某種惡劣風氣、首個開惡例的人。
記得數年前台灣某教育部長在『蔣經國基金會成立二十週年酒會』中上台致詞,強調其前任教育部長毛高文當年一手促成基金會,所以毛是『始作俑者』,應該請毛上台致詞。該部長致詞完畢,全場僅他自己帶著自以為很幽默的笑意,台下數百聽眾包括馬總統、連前副總統、邱行政院副院長、各國漢學家等等均端坐椅子上,鴉雀無聲,毫無笑聲或掌聲。詭異之處在於如此崇高嚴正的場合,身為一國教育部門之最高負責人,竟然誤用成語,做成錯誤示範,日後被調侃實是意料之事。
關於誤用貶意成語作為對別人之讚美詞,做成錯誤示範,更可議者莫如台灣前總統陳水扁當年在白沙灣擔任環保淨灘志工,隨後他讚揚台灣志工之奉獻精神是『罄竹難書』,後來立法委員就此句成語是否引用錯誤質詢當時的教育部長杜正勝,杜護主心切,或者根本不清楚該成語之出處典故,硬依字面強解為「事情多到連紙張都寫不完」。查『罄竹難書』源自《呂氏春秋》,本意是指一個人的罪惡太多,就算用盡所有的竹子,也寫不完其罪狀,絕對是個負面形容詞,而且一直已經沿用了上千年,不應隨便解釋,更不可隨意將負面形容詞強解成好的。
事實上,運用成語得當,對文章或會話而言的確能收言簡意賅、畫龍點睛之效,惟是一些成語往往被人曲解,或根本對成語的本意一知半解,均做成錯誤地使用成語,非但達不到應有的效果,更易添上不必要的麻煩或糾紛。上述前後兩任教育部長的說詞如是,綜藝節目的說明稿亦如是。
其實今人寫文章幾乎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都使用白話文,很多說詞用語是否有必要一定要引用比較艱僻的成語才能表達?像形容偶像藝人的前衛,用「首開風氣」不是亦能清楚明白嗎?推崇毛高文前教育部長對促成基金會的貢獻,可用的相關形容詞更是不勝枚舉,有必要另外引用助語詞嗎?。像上期提到的成語『每下愈況』,本意是指從愈低微之處察看事物,就愈能顯明地看出事物的真實情況,但後來就被人訛用為表示愈來愈糟之『每況愈下』,致令兩者時常混淆不清,其實如要形容「愈來愈糟」,直接用愈來愈糟就好了,實無必要捨近求遠,而使其更趨複雜。
不過,話又說回來,現代散文作家,自胡適以降,文章中總少不了些古典成語以點綴,這才趕得上大文豪魯迅(雖然相似,但絕不是魯凡)所說的「文學創作美感」吧。但不管基於怎樣,要使用成語,首先就要瞭解成語的出處典故,才能正確把握其引伸的含意,不致鬧出笑話糗事。

2013-04-17 (二○一三年四月十九日發表於洛杉磯遠東時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