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6日 星期日

2013-04-10 洛城隨筆

為了解釋此間某名士引用成語『毛遂自薦』而引起之若干小誤會,本專欄於上月十五日曾就此提出該成語之正確出處與正解,相信讀者亦記憶猶新。專欄見報後,得到幾位讀者回響,查詢該成語之出處是否正確者有之,表達理解並希望再能介紹其他成語者亦有之,綜合了讀者諸君之寶貴意見,今期特再另舉一個頗有爭議的成語與大家分享。
在介紹此一頗具爭議的成語與大家分享之前,不妨先來說說一些感受及一個故事。寫了多年文章,討論過很多不同的課題,個人淺見認為最有挑戰性的課題仍然是有關「中國國文」之話題。一般的學科不論怎樣深奧,或多或少都有其客觀的標準,專業者討論起來其困難度不算太大,甚至可能是從心所欲、得心應手,但是論及「中國國文」則又另當別論。「中國國文」時序上索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內容包括四書五經、詩詞歌賦,技巧通識起承轉合、文言白話,還有那些平平仄仄、成語典故,林林總總,樣樣都得掌握,不然,一個不留神,上得高樓就看你如何下台。
現代大學問家胡適在他的《四十自述》中說過一個小故事。以前在上海有間專教授英漢算三科的私立「梅溪學堂」,每科均設五班。有一位漢學名家沈老師在最低的第五班教授「國文」,一次教科書中有段引語:『傳曰: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沈老師講解時隨口說出此段引語是出於《左傳》。下課後班上一個土頭土腦、才十二歲多一點的學生走到他的講台邊,低聲地對他說:『此段引言是出於《易經》的「繫辭傳」,不是「左傳」。』沈老師馬上臉紅了,反問該學生讀過《易經》嗎?小學生點點頭。沈老師跟著又問小學生還讀過其他什麼經書?小學生說他還讀過《詩經》、《書經》及《禮記》。沈老師這下子真的慌了手腳,馬上將這個才十二多歲、土裡土氣的小學生連升四班,送上第二班去。
這個當年才十二多歲、一臉土裡土氣的小學生,就是日後蜚聲中外的著名大學問家、詩人、文學家、哲學家、歷史學家,提倡文學革命而成為新文化運動領袖的胡適博士。
以上所舉的小故事,不外說明「中國國文」程度深淺的差異及難以掌控的尷尬,專職「人之患」的國文老師其使命比起其他學科老師更需兢兢業業、戰戰兢兢,以免一時口快之餘,自己下不了台事小,誤人子弟則事大矣。
再來接著前文,說說一個頗具爭議的成語──『每下愈況』。
《莊子‧知北遊》:『正獲之問於監市履狶也,每下愈況。』本意是若要知道豬隻的肥瘦,要從最下部不易長肉的小腿部分去察看,腳脛的肉愈多,豬就愈肥。愈,更加之意,而況,是由對照而顯明。引伸為成語的意思是比喻從愈低微之處察看事物,就愈能顯明地看出事物的真實情況
不過,曾幾何時,這句出於莊子的成語,其所引伸之意思已很少人瞭解及應用,代之的是將其二四兩字互換成為『每況愈下』,「況」作動詞,以「比較」解,將其義依字面直接解釋為「愈來愈糟」,與莊子原文之比喻完全風馬牛不相及,更甚至有人將『每下愈況』與改裝過之『每況愈下』混同作「情況愈來愈糟」來應用,以為兩者是同義詞。這個成語的訛用,其影響不可謂不深遠。
中國文字歷史悠久,千變萬化,用幾個簡簡單單卻有根有據、所謂成語的字就能代替一整串文字,而能表達到明確的解釋,深遠的意義,但是也正因為如此,如果對成語本意不求甚解,人云亦云,或者自以為是地將成語曲解,又或者將兩個成語各取一半,合成自創式不倫不類之新詞,等等,均做成將成語誤用,不但達不到應有的效果,更易添上不必要的麻煩、糾紛。
平心而論,其實一切的成語和典故都是人造的,莊子等古人寫過的書,說過的話,日後能成為成語,今人又為何不能創造呢?像『每況愈下』雖屬訛用,但卻已成俗,已變成了另一句成語,現在很多有關辭語的教科書都早已將『每況愈下』列入,可見此句已約定俗成,無可置疑了。唯一要強調的,『每況愈下』這個「情況愈來愈糟」的意思,是不能與「從愈低微之處察看事物,就愈能顯明地看出事物的真實情況」之『每下愈況』混同,兩者應為兩個不同意思的成語,絕不能混淆使用。
成語,是中華文化特有的語言形式,無可否認均乃前人、古人生活上的至理結晶,包含了歷史故事及哲學意義,不但在文言文中被廣泛使用,就是現代白話文書寫或日常會話用語中,仍然被大量保留及使用。上文提及現代大學問家胡適博士,在近百年前之「文學革命」就曾提出不模仿古人、不用典、不講對仗、不避俗語俗字……等等文學改良方案,但是「文學革命」已過去近百年了,現在縱使用白話文寫一塵不染的文章,仍然避免不了使用成語、引用典故。一個不諱的事實,現在的文學作家,不用點古典成語,才趕不上文學創作美感的時髦趨向呢。

2013-04-10  (二○一三年四月十二日發表於洛杉磯越柬寮週報、遠東時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