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4日 星期四

《散文詩》 無題


來?去?
怎樣的來?
怎樣的去?
怎樣的悄悄而來?
怎樣地靜靜而去?
花非花,霧非霧,
來如春夢幾多時,
去似朝雲無覓處。
相知的緣,
過去已緣來、緣去、緣散,
今後?是緣聚?是天長地久?



二○一四年(丙午)十一月‧洛杉磯

2014年11月19日 星期三

2014-11-19 洛城隨筆




























三百六十行外一行

聖地牙哥女市民史密斯在波尼塔購物中心拍到的「假乞丐」母子
近日洛杉磯《KTLA電視台》報,近兩個月來聖地牙哥東湖村購物中心(Eastlake Village Center)外都有一個懐孕婦女帶著一個小男孩站崗乞討。懐孕女子舉著寫有「請幫幫忙」的紙牌,很多路過的好心人均紛紛停下,慷慨解囊,向母子倆伸出援手。沒想到母子倆「收工」後,竟然有一疑似老公的男子開著賓士車來接「下班」,三人並在車內開心的數鈔票,之後又再趕到另個商場波尼塔購物中心(Bonita Center)重施故技,繼續「開工」。全部過程均被聖市女市民史密斯拍了下來,並向電視台舉報。

KTLA電視台》根據舉報者拍攝到的賓士車牌,追查到車主登記地址,找到乞討女子家居Encinitas Heights Apartments,亦屬高檔次的公寓。

不要說包括向媒體舉報的所有對懐孕和小孩等弱勢群體施以援手的愛心人士,筆者相信任何人看到此段有關新聞報,除了大嘆世風日下,更為許許多多愛心氾濫的好心人被人利用大賺愛心財而感到不值。

來自喬治亞州的一名20歲流浪漢(右)在聖塔芭芭拉街頭以風趣
字牌向行人討錢,左邊
18歲女市民是他朋友。(洛杉磯時報圖)
記得本月初中文媒體亦有一則同樣相類似的報導。該標題為「新丐幫」充斥海灘,政府頭大》的報導指出,『從舊金山到聖地牙哥,加州靠觀光客繁榮的濱海城市近年來深受一群來自外州的「新丐幫」困擾。這些血氣方剛的年輕人不像當地「資深」流浪漢默默乞討,而是咄咄逼人,不給錢就翻臉。市政府擔心如不設法遏制,觀光客遲早會被嚇跑。』

這些被稱為「新丐幫」的年輕人不但不以乞討為耻,大大有別於「傳統資深」的流浪漢,更高調的直接向行人、或守在餐館門外攔截食客,伸手討錢,如果行人或食客不給,他們就會破口大罵,甚至暴力相向。據說年前在北卡羅來納州一名流浪漢便曾揮舞一把大刀向行人討錢。

在南加州華人聚居之地的羅斯密市,多時在山谷大道及羅斯密大道交界的加油站東向處都會看到一位西裔老婦,手拿紙杯向各路過車主討錢。早前經過該段路時碰上紅燈,都看到有個別車主向伸來的紙杯投下一些善心款項。之後另有一次開車經過時時候略晚,又正好碰上交通燈剛剛轉為黃燈而正要轉紅燈,在稍為長久的停車時間中,只見該老婦應是在「收工」時間,打完手提電話剛剛收線,並快步走至羅斯密大道南向道路邊站好,一輛南向車子剛好抵達停下,老婦即時跨進車廂,隨即揚長而去。筆者不敢憑此片段即指認該老婦為職業丐幫,畢竟人生總有低潮時,在走投無路之下出此下策以暫解困境,亦應理解而可接受,但假若依此而利用人們的惻隱之心以斂財,予以譴責亦實不為過。

看看「新丐幫」的生活方式,以及前述上下班以賓士代步、裝窮行乞的孕婦,付得起手機費用的乞討者等,無論實施方式是乞討或強徵,其行徑就是樂於以不需任何付出而取得最大之經濟需求。在天下間上下左右、古往今來「三百六十行」的各行各業外,又多了一行比洪七公的傳統丐幫「先進」得多之「新丐」行業。我們是概嘆世風日下,人心不古?還是要自我更新思維,接受潮流,處之泰然?

v魯凡 11/17/2014


2014年10月31日 星期五

2014-10-31 洛城隨筆


中國文字必須走拉丁化的道路說起

FB網絡上看到某越華知名華文寫作者之一小段簡單貼文,內容是指其人用中文跟某人通電郵,對方兩條簡短的來語中都用錯了字詞,「已經」寫成「以經」,「不客氣」寫成「不可氣」,他指出是漢語拼音輸入壞事。因此他「提出」:『如果中國文字廢除象形字改用注音符號或漢語拼音,就不壞事而好事,永遠錯不了:「一ˇ ㄐ一ㄥ」、「Yǐ Jing」,「ㄅㄨˋ ㄎㄜˋ ㄑ一ˋ」、「Bù kè qì」』。最後加以『毛澤東說:「中國文字必須走拉丁化的道路。」;魯迅說:「漢字不滅,中國必亡。」信耶?』來作為他的見解之佐證。

該位前輩在越華文壇早享盛名,著作繁多,尤以譯文學稱著。在浩瀚的中文世界裡「打滾」了數十年,頗受當地一般人尊敬的他作出了這一個「見解」,對「中國文字」本身來說真的十分遺憾。

筆者對該位前輩之「見解」表示尊重之餘,亦有另類的思考。

首先,上述他所舉出的事例中,明顯的是使用者漢語程度不足、不求甚解之下選錯了同音字詞,嚴格的說就是因為只懂強調聲符音韻之拼音文字,在太多同音異字的中文世界裡找不著方向,而出此差錯,這實與象形的中文文字完全不相干,以此理由來宣判象形漢字死刑,天生默默無言、不能自辯的漢字真的被誅殺得不明不白。若說改用注音符號或漢語拼音,引用至依他所舉之拼音文字雖然看似沒有問題,但中文文字太多同音異字,因此先賢創字是以事物共同的特性作為「形符」,再以發聲相似的字來比擬「聲符」,將兩者結合成一新字,是很合符科學依據的,如只依聲符發聲之所謂拼音文字來代替,所有句子語法必定大亂。以漢語拼音舉例:「wǒ xià miàn gěi nǐ chī」是「我下面給你吃」還是「我下麵給你吃」?「dìng shàng le ma」是「釘上了嗎」或是「盯上了嗎」?「Shi Shi Shi Shi Shi ShiShi ShiShi Shi Shi ShiShi ……」?原來是語言學家趙元任諷刺漢語拉丁化(拼音)所帶來的荒謬之「施氏食獅史」。諸如此類的例子實在太多,不勝枚舉,漢語拉丁化是行不通的死胡同,除非,另創語言(字句)以遷就之,又另當別論。

前輩所舉兩位「人證」之說話,亦有商榷餘地。1951年中共毛澤東主席說「(中國)文字必須改革,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在實現拼音化以前,必須簡化漢字。」這是中共要全面「廢除漢字」,完全以拼音文字取代漢字之前奏,在推行中國文字拉丁化前的過渡時期,暫時先使用一些簡化漢字。惟是經過了三十多年,中國文字拉丁化的計劃一直行不通。198512月,中國國務院將“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改名為“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強調要促進語言文字的規範化、標準化。隨後,當時的中共總書記胡耀邦指出:「拉丁化拼音只作為語音符號使用。」這已表明了漢字改革的拼音化道路已被正式放棄。時至今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已建國超過一甲子,中國共產黨集黨政全部力量除了拉抬出一套不倫不類的過渡產物──「簡體字」外,「中國文字拉丁化」之道路並沒有走通,更而偃旗息鼓,以壽終正寢收場。

至於魯迅,與那一大批生於19世紀末至20世紀前半業之左派知識分子一樣,生處中國最積弱的年代,百年來目睹被西方列強侵凌,國不成國,家不像家,在西方列強船堅炮厲、西方文化所向披靡、西方科學摧枯拉朽的衝擊下,那股知識分子恨鐵不成鋼的冲天怨氣無處發洩,只有拿自家老祖宗的遺產來開刀、來蹧蹋。魯迅那睚眦必報、喜好爭論的性格,偏頗激進的言論,在他的著名著作如《吶喊》、《狂人日記》、《阿Q正傳》等均表露無遺,在嬉笑怒駡的文字背後蘊含著堅定的政治立場,帶著強烈的個人主義色彩。唐紹華(中華民國劇作家、導演、詩人)便認為他「對任何現實永遠不會滿意,因而變成真正的為反對而反對的反對者。」

對於「廢除漢字」論,魯迅在他很多篇文章中都曾作出多次回應,當然亦一如其一貫的偏頗激進言論一樣,不特視方塊字如糞土,更提出「……漢字也是中國勞苦大眾身上的一個結核,病菌都潛伏在裏面,倘不首先除去它,結果只有自己死。」之異端怪說,難道他不知道其在中國甚至國際文化領域上所獲得的崇高地位和影響力,均是來自其極度厭惡、極度欲除之而後快的方塊漢字嗎?

在漢唐盛世的古代中國,文景之治、漢武盛世、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等等文治武功及國際聲望強盛,天下太平,百姓殷富,四夷臣服,那時怎麼不見那些出國留洋的知識分子回國後高舉「廢除漢字」大旗以剷除勞苦大眾身上的結核病菌呢?17世紀中業至18世紀,中國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康乾盛世,經濟繁榮,國力鼎盛,人民生活安定,那時又怎麼不見那些出國留洋的知識分子回國後一邊高舉「廢除漢字」大旗,一邊高唱「中國文字拉丁化」以剷除那不能適用於新時代之落伍文字呢?歸根到底,除了那赤化世界之國際陰謀外,那些批鬥自家文化惟恐落於人後的高級知識分子還不是植根於那夜郎自大再跌至谷底後之自卑心態使然?

魯迅病逝前於193610月接受《救亡情報》記者訪問時堅決地說:漢字不滅,中國必亡。 七十八年後的今天形勢仍然未能符合他的心意,他的「遺願」可能永遠亦不能達到。

同樣是逝世前的遺言,聽聽同時代的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先生,於1925312日彌留之際,用微細的聲音輕輕吐出的卻是:和平……奮鬥……救中國。 兩人對中國興亡的抱負與看法,正是高下立判。

百年積弱已成過去,根據數據顯示,廿一世紀現時中國的國力(這裡只說國力,不談其他價值),早已超越漢唐盛世、康乾盛世,「中國文字拉丁化」今人早已多不彈,這是好事?還是壞事?答案早已昭然若揭了。


v魯凡 10/27/2014二○一四年十月三十一日發表於洛杉磯越柬寮報


2014年10月7日 星期二

2014-10-06 洛城隨筆


「面」「麥」兮談簡體

日前得一特殊的機會,與校友會多位學長、老師等茶聚。席間談了很多話題,其中之一是有關中文正簡字體的一些見解。

話題首由史名譽會長提出。他說海南會館的「天后宮」,每當大陸媒體詮釋時均會作成「天後宮」處理,雖經溝通,得到的回覆是似是而非之「後」是「后」的正(繁)體字云云。話題一開,大家均有同感,有人補充如出一轍的相似經驗如姓「余」的變成姓「餘」;姓「范」的變成了姓「範」,被迫接受其由簡轉繁的說法。相反由繁轉簡是姓「蕭」的被迫改為姓「肖」,真的不知教後世子孫如何面對列祖列宗。還有「面」「麵」不分,「發」「髮」混淆,無心的「爱」等等。

其餘還談及到兩岸讀音的差異。如「朴」姓,如「垃圾」,如「主角」的「角」等,兩岸讀法發音不同,除了令人聽其言即辨其來自兩岸何地外,卻教大多數海外華人更有無所適從的感覺。

上述認知上的困惑,筆者認為主要是中國當今學習簡體字成長的一代,已經完全不認識輝煌的正體字及其使用之原則,隨著電腦軟體機械性地簡繁轉換,卻不知其然,自圓其說下弄出似是而非的說詞。簡體字的倡導者不知是江郎才盡、黔驢技窮再也創不出新字,還是喜愛順手牽羊、濫竽充數地隨便找個筆劃少的同音字來替代筆劃多的字?「后」與「後」、「余」與「餘」、「范」與「範」、「面」與「麵」、「發」與「髮」、以及更多更多的同音字,自古以來便各自有不同的詮釋,基本上是不能混淆互用。請看以下就上述各字詞擬就的例子:

『他是師范的模范生,毕业后所余不多,发也不理,我常下面給他吃!』

這段說詞用語言表達,沒有問題,但行之成文則大為不妥,尤其是最後一句更會令人會錯意,想入非非。

當然,簡體字的擁護者會說:「你這是雞蛋裏挑骨頭,吹毛求疵,存心找碴,只要參考上下文,不就找到正確的意思了嗎?」話雖如此,但是,如果一個字連固定的意思都沒有,要靠上下文來定義,要隨時見風轉舵,則先賢何必要創造這麼多字?如果同音字不會混淆而可以取代通用,則每一個音都以一個最簡單的字來代表就好了,我們又何必要認識那麼多字?

簡體字自新中國成立後於1956年開始推行「漢字簡化方案」,據說推行之主要原因是書寫及教學上比較方便,當局希望藉由這些方便能幫助教育之普及,以將文盲之比例減少。這個方案的出發點、立意不能說不好,而且亦冠冕堂皇。然而,推行簡體字教育已快六十年的今天,試將使用正體字的台灣、香港,與使用簡體字的中國作一比較,顯然前者的教育更為普及,文盲比例更少。此中當然有很多不同原因所構成,但明顯地可以證明「方便教學」並非幫助教育普及、掃除文盲之關鍵甚至唯一的途徑。

看過一段譏笑簡體字的文詞(括弧字乃所指簡體字):
親不見(亲),愛無心(爱),產不生(产),廠空空(厂),麵無麥(面),運無車(运),導無道(导),兒無首(儿),佇無腳(伫),飛單翼(飞),湧無力(涌),義成凶(义),有雲無雨(云),開關無門(开、关),鄉里無郎(乡),魔仍然是魔(魔沒有簡體字)。

漢字簡化在中國已推行了快六十年,得此熏陶成長的當今兩三代人,早已不認識上世紀五十年代前的正體字,更不可奢求他們認識漢字構成之所謂「六書」的造字方法。有見中國當代文學院的學者撰文為各種不合理的簡化漢字辯護,稱『「開關」之簡體字「开关」沒有「門」,乃沿用民間俗寫,引用成現代常用義如「开会、开电脑、关心、关手机」等均與「門」沒有關係,認為沒有損失什麼。』說及「麵」簡寫為「面」時,雖然首先已表明是兩個完全同音但又完全不同的字,但只以是依『近代群眾常以「面」代替「麵」而予以采納之。』此種論調,只要稍為知曉六書造字原則便實在難以苟同。

當然,天下沒有一成不變的事,只有「變幻」才是永恆。漢字從真、草、隸、篆、行、楷,一直在變化,隨著時代潮流的步伐,漢字簡化亦必然是跟隨著歷史而改進。吾人大可不必墨守成規,抱殘守缺,食古不化地排斥簡體字,試看簡體字中以「尘」代「塵」,以「众」代「眾」,以「龟」代「龜」等均簡化得來不失六書造字原則,是上成之作,可以接受。至於以同音字代替異義字,則根本上是本末倒置,如果不能另創精簡字型,則請不要想當然地閉門造車、魚目混珠,以「民間俗寫」、「群眾常用」等來搪塞,這只有將簡體字「易寫、易學、易記、易用」的優點在某種程度上被抵銷殆盡罷了,最重要的是不能僅僅為了小小的學習方便,而將中華文化賴以傳承的漢字之精確性、歷史性犧牲掉。

至於一些單字或字詞,在兩岸均有不同的讀音,相信是一些中古音在延續、傳承的過程中受到地域阻隔,語言習慣等的影響,自自然然地演變成與原來不一樣的音節有關。不過語言始終有其生命力,永遠會隨著時代的腳步而演化,在目下兩岸交流日趨頻繁、資訊網路無遠弗屆的情勢下,你影響我,我影響你,約定俗成,相信語音腔調終會慢慢地融合,達到彼此均能接受的境地。

v魯凡 10/06/2014二○一四年十月十日發表於洛杉磯越柬寮報、遠東時報

2014年9月12日 星期五

2014-09-12 活潑廣東話系列之16




歇後語,即是停歇之後的語言,是中文中比較獨特的修辭「語法」之一,用歇後法把最重要、最欲表達的意思隱藏起來不說,讓人從前面所比喻的話去推測。最初的歇後語只是對當時通用的成語、流行句子作一省略或代替,在使用範圍上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後來至現代的歇後語多在結構上作比喻式的事實或俏皮話,往往只說出比喻部分,後面的解釋部分就不言而喻地能讓人會心的領悟。

粵語(廣東話)歇後語顧名思義是以粵語為結構的歇後語,大部分均包含有廣東粵語鬼馬生動活潑有趣的特色,是中文歇後語中之精髓部分。有人認為考證一個人之粵語程度深淺,只要考驗其對粵語歇後語認識的深淺,便知過半,可謂一言中的,亦可見粵語歇後語在粵語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其實粵語歇後語除了具備了歇後語之修辭特色外,本質上卻更有點像IQ題或腦筋急轉彎般現代燈謎,題面和答案未必有關係,一旦了解答案,便會「恍然大悟」,再而開懐大笑不已,其過程可謂趣味盎然。當然要了解此等粵語歇後語,除了腦筋靈活,更必須熟悉廣東話,了解嶺南粵港之風土民情。

早一陣子在網路上有一幅名為「大粵港諺語」的漫畫被瘋傳,據說漫畫裡面隱藏了八十一個廣東諺語,其中大部分為粵語歇後語。網路上一時風起雲湧,廣泛相傳,此亦印證了其受廣大廣東人對傳統粵語那種濃至化不開的感情之歡迎度。本欄就此亦介紹幾個比較特別的粵語歇後語與讀者分享。

一‧陸雲廷睇相。歇後語是「唔衰攞嚟衰」。
陸雲廷亦有作陸文廷,其實主角真人物應是民初之廣西軍閥陸榮廷。這句歇後語之事實根據有數個版本,不過亦大同小異。桂系軍閥首領之陸榮廷,本乃清末時之廣西提督,辛亥革命時響應革命,民國成立後成為廣西都督。1915年以反對袁世凱稱帝為由,揮軍廣東,兼任廣東督軍,1917年升為兩廣巡閱使。相傳於此時權傾一時的陸榮廷突然心血來潮,想找個相士為自己看相,但又不想予相士先知道自己達官貴人的身份,乃穿上貧苦大眾的服裝,衣衫襤褸地走進算命館「看相」,亦想藉此考驗相士的功力。版本之一的結果是相士看見是個窮光蛋來看相,當然不假詞色而奚落之,將其有多衰便說多衰,果然不出幾年,陸榮廷便失勢,最後逃離桂粵,在上海鬱鬱而終。另一版本的結果是相士一眼看穿其偽裝,直指他本是個顯赫一方的大員,故意打扮成窮人模樣,就是不衰而偏要裝成衰樣。不同版本的結果重點不在相士的態度如何、功力如何,主要是指出了本來好好的而弄到衰敗的境地。事情傳開後「陸榮廷睇相」就代表了「唔衰攞嚟衰」這個本來好好地卻要自找衰敗的同義詞。經過數十年口語相傳,「陸榮廷」亦漸漸因為口誤而變成了「陸雲廷」、「陸文廷」。

前陣子在某社團之臉書上看到某成員祝賀另一位陸姓成員生辰快樂時寫道:「恭祝陸文亭子孫陸XX生日快樂,最重要身體健康」。不清楚該成員知不知道「陸文亭」(即陸榮廷之口誤)的故事,及其比喻之所指,用陸文亭子孫」稱之不知是褒是貶,惟最後祝身體健康,又不像帶有惡意,想是以為「陸榮廷」是名人而以名人之後而稱之,又或者純是開玩笑之作而已。

二‧火燒旗杆。歇後語是「長歎」(炭)。
在芸芸中取此歇後語來說,除了有其獨特之處外,主要是看到網路上有一些關於此語之解釋有點似是而非,而須要特作加註故也。以前掛旗的旗杆是用長木條造的,依照字面的意思是長木造的旗杆被火燒著了,網路上有一解釋指為「火在旗杆上燒,人無可奈何」。其實字面的意思指出一個景像,一旦長木旗杆被火燒著,就變成一條長炭。這個事實卻不是重點,重要是以「長炭」引出同音詞「長歎」,而這個粵語詞「長歎」可不是「長嘆三聲」的嘆息詞,廣東話「歎」是享受的意思,如歎茶、歎世界等,長歎就是長時間地去享受,如中了樂透,就可說火燒旗杆、長歎啦。你說「火燒旗杆」是不是一句很享受的形容詞呢?

廣東話源出廣州一帶而盛行於省港澳,尤其在香港被發揚光大,所有粵語歇後語均出自粵港應無庸置疑。越南南方被解放前亦是粵語重鎮,當地流行廣東話,不過越南華僑的廣東話雖出自廣東老家,但日子久了口語上便與老家口音略有分歧,這是地域分隔上自自然然所形成的現象。越南華僑將老家祖傳的廣東話與當地語文一旦結合,亦創造出一些充滿當地特色的道地歇後語,相當活潑有趣,當然因只限懂越南語文的華僑能欣賞,外地者不能領會,其流行程度自然比粵港者稍遜。以下介紹幾個越南華僑所創之粵語歇後語。

1三千。歇後語為「霸硬」。
中文的「三千」,越語為「BA NGÀN」,越語讀音幾與廣東話「霸硬」百分百相似(只是硬是陽去聲,NGÀN為陽平聲而已),因此取其諧音假借而用。「X硬」在廣東話用法中是表示一定,如「食硬」是「吃定」你的意思,「死硬」是「死定」了,所以「霸硬」就是「霸佔定」了。例如某人在唱K時整天霸佔麥克風不放,就可說那枝「咪」給他「三千」了。

2老豆是矮仔(或矮仔老豆)。歇後語為「詐聾」(假裝聽不到)。
這是純諧音格的例子。粵語「老豆」(即父親)越南文為「CHA」,與粵語「詐」音同,而粵語「矮仔」(矮子)越南文為「LÙNG」,與粵語「聾」音同,因此老豆是矮仔的越語是「CHA LÙNG」,諧音為粵語「詐聾」實天衣無縫。

3老豆是鬼佬(或鬼佬老豆)。歇後語為「詐諦」(假裝)。
這是與上句諧音格雷同的另一例。「老豆」(即父親)越語為「CHA」,而越語「TÂY」(音諦)是西方、西人的意思,因此CHA TÂY」的中文意思是「父親是西人」,粵語當然是「老豆是鬼佬」。「CHA TÂY」讀音一如「詐諦」,若要指出某人在偽裝、裝模作樣,以後可說他「老豆是鬼佬」。

以上幾個歇後語只是浩瀚的粵語歇後語中之滄海一粟,有機會日後必再續談。

v魯凡 09/10/2014 二○一四年九月十二日發表於洛杉磯越柬寮報、遠東時報


2014年9月1日 星期一

《七絕》 同學會



(同學會)
               
1996年洛杉磯首次同學會後,2009年在寶島台灣、
2012年在夏威夷火奴魯魯(又名檀香山)分別舉行了第二、
第三次同學會,至今距首次聚會已十八寒暑矣。


洛城寶島火魯山,
幾回邂逅幾歡顏。
從來好夢相留醉,
十八年間鬢早斑。


2014-08-31



2014年6月21日 星期六

2010-12-17 洛城三劍客



美國重返後的亞洲局勢觀瞻

美國國務卿喜萊莉去年七月訪問亞洲諸國,在泰國高呼:「美國重返(亞洲)了。」從喜萊莉出訪巴基斯坦、泰國、越南、韓國,今年奧巴馬總統親訪印度、印尼、韓國、日本,至近日之美韓、美日聯合軍演,很清晰地看到美國重返亞洲之戰略主線,是先從外交入手,繼而經濟層面,最後就是軍事合作。

美國高調宣稱重返亞洲,完全是一個超級軍事霸權的豪語壯舉,亦完全不須理會所有亞洲人的觀感認同。作為一個亞洲人,翻開一頁頁悲哀的亞洲歷史,昔日殖民主義的歐美强權,在船堅砲利下將亞洲無情摧殘,對今日美國之重返,彷彿又是借屍還魂地重續另一段悲哀歷史故事。

十九世紀的亞洲,是歐美列強橫行、被掠奪一切資源、被強建殖民地的昏暗時期。中國作為此段時期的亞洲大國,無可避免地與懷著物質實利及領土野心的列強發生衝突。160年前,英國為了商業利益,特派艦隊突襲中國,揭開了鴉片戰爭此頁恥辱之中國近代史。隨著日本軍國主義的強大,最終為中國及整個亞洲均帶來了更大的災難。二次大戰結束後,前被日本佔領的韓國被美蘇瓜分為二,1950年韓戰爆發,最終仍然維持南北分治。在印度,戰後英國人撤出,但卻刻意地製造出印巴及中印等邊境矛盾,進而從中取利。在越南,法國殖民主義遇到武裝抵抗,最後戰敗,由美國接手軍事干預,著名的越戰正式爆發。1970年代,越戰結束,中國在鄧小平領導下開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全力埋頭建設經濟,亞洲地區終於有了三十多年稍為太平的日子。

細算一下,自十九世紀以降,亞洲在過去160年中只有這三十年沒有受到有關歐美日的戰爭而已,此亦因為美國於前二十年忙著肢解前蘇聯、東歐,後十年受到「九一一」事件,制伏中東成為美國新目標,亞洲暫時被美國擺在一邊,但這得來不易、稍為和平的日子轉眼又將被打破了,諷刺的是要將此段和平日子打破的人卻正是一位諾貝爾和平獎的得主。美國高調宣佈重返亞洲,先頭抵達的是航空母艦及戰機。美國在國內實行舉世稱善的民主自由制度,一出國外便實行令人震驚之窮凶黷武姿勢,其「一國兩制」之實行比中國更早、更切底。

美國「重返亞洲」?此說其實是有語病。請問美國何時離開過亞洲?美國不但沒有離開過亞洲,而是一直深深地潛伏在亞洲、牢牢地盤踞在亞洲。美國一直在日本、韓國駐有重兵;與菲律賓、泰國、新加坡等分別結下軍事同盟;一直對台軍售;在中東、西亞仍然軍事頻繁。因此美國所謂「重返亞洲」,其實是「重返東南亞」,焦點是南海問題,直接的說就是中國在和平發展中得到的成果已讓美國不安,中國已成為新的潛在敵人,隨著美國無暇理會中國的階段結束,戰略轉移對付中國此其時矣。

過去殖民主義時可以堂而皇之登場,21世紀的今天當然要有另一理由使師出有名可向亞洲增派大軍,聰明的美國人只以簡單的四個字:「中國威脅」便能達到目的。依據一個過去數十年來屢試不爽的邏輯分析,美國的區域戰略隨著假想敵的設定,必然先是製造緊張,再而展開軍事競賽,繼而造成衝突,最後美國正式武力介入,戰爭便告開始。可哀的亞洲,苦難的亞洲人,和平安寕的日子可能很快便結束了。


 (2010-12-17) 洛杉磯越柬寮報專欄 -46


2010-12-10 洛城三劍客



如何看待維基泄密風波?

上月廿八日,揭秘網站「維基泄密」(WikiLeaks)披露了25萬份來自華盛頓外交部的美國駐外使館與美國國務院互發之極機密文件,這些文件內容涉及美國駐全球各地大使館如何和一些國家的幕後交易、美國外交官對外國領袖的坦率和刻薄的看法、以及有關恐佈活動与核擴散等的敏感資料等。此批文件的曝光,不僅使美國及其盟國感到非常尷尬,而且對美國外交活動帶來前所未有之冲擊。

成立於2006年之WikiLeaks網站,很多中文媒體將其翻譯成「維基解密」。根據中華民國已退休之資深外交官陸以正先生提出的看法,主動才叫解密,被動只能是洩密,因此將其譯為「維基解密」基本上是錯誤的,稱為「維基泄密」才算正確。這個爆料網站的創辦人、澳洲出身的朱利安‧阿桑奇(Julian Assange)七月份時曾拿著英國衛報與維基泄密聯合執行的「美國阿富汗戰爭」深度爆料報導,當時即令全球震驚。現在披露的文件,內容牽涉美國盟友,亦涉及一些重要國家如中國、德國、法國、俄羅斯、伊朗、沙地阿拉伯等。而眾多的美國外交活動細節被披露,將加深對美國外交政策、威信及權力的破壞,相信這些正是一直以「反對權力過度擴張的政府」為自我標榜的「維基泄密」公佈文件的真正目的。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國際事務教授史提芬‧瓦特認為,公開這些訊息必將影響美國外交。如果外交官知道其談話內容有一天會被公開,相信他們將不會公開談論、揭露任何嚴重的問題,這將使得外交對話空洞而又做作。

外界對WikiLeaks是否應該公開這些文件有很大爭議,其過程令人尷尬者有之,憤怒者有之,讚賞者有之,譴責者有之,不一而足。正所謂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以美國為首之被洩密國家來說,對阿桑奇及其網站最欲除之而後快;而對一些支持者來說,人們有知的權利,揭露政府或企業的腐敗行為,將所有歷史真相還原,正是世界公民、全球網民支持網站的共同責任。

綜觀此次維基泄密風波,站在第三者立場來看,誠如陸以正退休大使所言,「外交機密」的意思,是指僅供本國政府主持外交政策者參考的內容,不論是長篇大論的駐在國政情分析報告,或短短數百字的急密電,依法均應加註保密區分。如有人把外交部與駐外使館處往返的電報,非法洩露給外人知悉,無疑是超出了法律許可的範圍。像「維基洩密」那種團體或個人的行為,任何國家都不能容忍。然而,從政府角度來說,最主要的還是要加强內部管理以及內部保密的措施,畢竟物必先腐然後蟲生,這些極度機密的文件是如何洩漏出去?如何輾轉到了阿桑奇手中?政府應即時追究相關單位之過失責任。

「維基泄密」的行為,可能亦會引發效應,如果不能有效地阻止,「維基泄密」當然更加肆無忌憚,變本加厲,甚至引致其他人群起效尤,大家各顯神通各自竊取和將國家機密洩露,到時世界秩序將被瓦解,其影響可謂深遠。


 (2010-12-10) 洛杉磯越柬寮報專欄 -45


2010-12-03 洛城三劍客



台灣五都選戰後之省思

台灣五都選舉十一月廿七日晚在藍綠互有輸贏的情況下落幕,其結果亦一如大部份人的分析與預測,藍營取得北部中部三市,綠營亦確保南部二市。國民黨在台北市、新北市與台中市雖旗開得勝,但贏得驚險;民進黨固守高雄市與台南市,卻大有斬獲,比較意外的是五都市議員之席次隨著國民黨大幅滑落而打成平手。然而詭異的是此次選舉從當選席次來看,泛藍五都贏三都,可以說贏了,但若從總得票數來說,民進黨49.9%的得票數比國民黨的44.5%多得40萬票,泛綠也可以認為自己贏了。這種泛藍雖勝未勝、泛綠似敗未敗之選舉結果,讓台灣2012年藍綠之大選賽局更有可看性。

國民黨雖然是慘勝,但勝總歸是勝,馬金吳黨政鐵三角體制與路線應該可望繼續主導國民黨2012年總統大選佈局。不過,慘勝就不能過度為勝選高興,反而更應該深入檢討,為什麼選票會流失?據資料顯示,此次五都選票足足比2008年大選少了120萬票,而過去民進黨只有三成左右的選民支持,現在卻上升到了四成九,這究竟是民進黨進步了,還是國民黨退步了?退步之原因何在?國民黨如果希望2012年還能贏得執政權,現在就應該要有所覺醒,要透過檢討來作有效的改變。馬英九總統要有新的思維,一個國家的領導人除了讓人民看到他的「廉」外,更要充份表現出他的「能」,一個能夠把國家治理得好的領導人是需要「廉能」一體、有魄力去承擔一切。馬總統的身段應該要放靈活些,而不是以「不黏鍋」來拉抬自以為的清高。

相較於國民黨,民進黨其實更複雜得多。或許自以為2012嬴回政權的夢越來越清晰了,民進黨這個一度近乎解散的綠營政黨又再度露出為奪政權不擇手段的猙獰嘴臉。選舉過程所有談論都是如何教訓、攻擊馬英九(甚至有為候選人站台的所謂綠營名嘴用非常下流的「三字經」公然侮辱馬總統的老娘),一心只想如何在2012奪回政權,卻完全沒有對地方服務認真地提出願景與熱情,完全忘了地方選民的需求,完全不提作為地方父母官對選民的託付。至於2012黨內由誰出線的問題,隨著選後人氣的昇降,一般咸認為選後人氣迅速流失的蘇貞昌已經出局,臨危受命的黨主席蔡英文與空降台中而高票落選的蘇嘉全支持度則大增,如無意外2012大選應為蔡蘇(嘉全)搭檔出線。

這次五都選舉的結果,綠營的總得票數高於藍營,有人說是理性的中間選民所樂見的,其原因是國家民主政治需要有強大健全的在野黨來監督,才能夠激勵執政黨的施政品質。然而,台灣的民主政治不成熟,民進黨更不是健全的在野黨。綠營中一些公然說謊的候選人,例如謊報行程面不改容的陳菊以及被法院明定「嫖妓」的陳致中,在南部都高票當選,這樣的選舉內容及這樣的候選人當選,足以說明台灣的選舉不是選賢與能,台灣選民的民主水準只在以意識型態投票,只看顏色不重品德與能力。什麼樣的鍋就配什麼樣的蓋,什麼樣的人民就選什麼樣的政客。當政客跟盲目支持者把選舉勝負置於國家社會之基本道德要求之上時,其實真正受傷的是台灣民眾以及台灣的民主形象。


 (2010-12-03) 洛杉磯越柬寮報專欄 -44


2010-11-26 洛城三劍客



廣州亞運跆拳道糾紛會演變成政治風暴嗎?

廣州亞運會本月十七日在跆拳道比賽場上發生了一件令人遺憾的事,台灣跆拳道奪冠名將楊淑君,在女子49公斤以下級與越南選手武氏厚進行決賽,以90佔盡優勢領先的時候,突然被裁判取消比賽資格,其理由為楊淑君比賽時穿戴之電子護襪不符合跆拳道聯盟的規定,違背了比賽公平性原則。楊淑君被判取消比賽資格後在場上委屈痛哭和抗議,久久不願離場。當日下午,世界跆拳道聯盟南韓籍的秘書長梁振錫即時為此召開了記者會,指出在比賽過程中發現楊淑君在違規的地方貼上感應貼片,感應器放在更容易得分的位置,有違比賽原則,所以才會對楊淑君做出失格判定。

本月十八日,亞洲跆拳道聯盟在官網上刊登了此則新聞,而其標題則為Shocking Act of Deception by Chinese Taipei」,意思為指控中華台北隊「令人震驚的欺騙行為」,令楊淑君及中華台北飽受屈辱。十九日台灣代表團在廣州召開記者會,代理電子襪的韓國廠商在會上證實楊淑君在比賽場所穿戴合乎規定。楊淑君的教練劉聰達表示,楊淑君是經過檢錄,穿著合格貼片的電子襪進場,不是檢錄後才偷偷貼上去的,可以調電視錄影帶為證。另根據台北聯合報記者在現場拍得的兩張照片,很清楚地看出楊淑君與越南選手在比賽前之試踢時,腳後跟確有貼片,但正式比賽前,已依主審要求取下貼片,比賽全程腳後跟都沒有貼片。
    
消息傳回台北,頓時舉國嘩然,加上台灣與南韓有長期的民族情結,事件地點又發生在中國廣州,尤其時間上又接近台灣五都選舉,於是即時升高為政治事伴。台灣馬英九總統,行政院長吳敦義,在野黨,選舉候選人等均對楊淑君遭到不公平對待、國家飽受屈辱,表達嚴正抗議,更要不顧一切爭取,必要時不惜向國際法庭提出申訴。隨著事件之升溫,國際主要媒體對這起引起極大爭議的事件也紛紛報導,社群網站「臉書」(Facebook)已經有20萬人連署支持楊淑君,已成為國際關注的事件。

由於楊淑君與中國同級選手吳靜鈺一向被外界形容有「瑜亮情結」,於是對楊淑君的被判失格,有人提出了「陰謀論」,認為中國與韓國聯手「做」掉楊淑君,是為吳靜鈺清除路障,順利邁向金牌之路。而亦由於不論世界跆拳道聯盟或亞洲跆拳道聯盟,所有負責人均為韓國人,甚至所有國際大賽的裁判雖然各有國籍,但其實均為清一色韓裔,針對此,飽受屈辱的台灣民眾認為菲律賓籍韓裔裁判做了不公正的判罰,將氣全出在韓國上,掀起一股反韓情緒,抗議民眾焚燒南韓國旗,踩踏韓產泡麵,燬壞韓產電器,在台韓僑學校遭蛋洗等。

台灣一向限於體育實力之不足,反映在對金牌數量的追求渴望上,國民對選手形成了如山的壓力,運動場上傳達出來之感覺是「失金是小,台灣尊嚴不能丟」的悲情。加上選舉期近,政客利用民粹的力量乘機炒作,將一個純體育事件演變成政治風暴。媒體輿論加上政客的攻擊謾駡,讓國際社會對台有所看法,民粹有餘,理性不足,未能以事論事,反而得不到同情。其實讓體育歸體育,政治歸政治,兩者不應混為一談。楊淑君事件在她明顯取得優勢時卻以「莫須有」判她「犯規敗」實難服眾,中華隊在充份掌握國際比賽的遊戲規則下,應該不卑不亢維護尊嚴,尋求解決之道,該爭取的就要據理力爭,不過拜託政客們就少些「做秀」了。台灣人,是要走出「被欺負的悲情」的時候了。


 (2010-11-26) 洛杉磯越柬寮報專欄 -43


2010-11-19 洛城三劍客



如何看待北京當局處理劉曉波領獎事件?

二○一○年諾貝爾和平獎終於花落中國本土,由被中國繫獄的異議人士劉曉波獲得。當舉世皆為劉曉波的得獎而稱道的時候,中國政府卻一再地為此在國際上鬧笑話。

中國政府在和平獎公佈之前不斷地向挪威政府施壓,要脅挪威政府不可將和平獎頒給身陷囹圄的異議人士劉曉波,最後卻不得要領,落得氣急敗壞、灰頭土臉、面上無光。諾貝爾和平獎將於下月十日於挪威首都奧斯陸舉行頒獎禮,然而中國當局卻沒有吸取前車之鑑的教訓,繼續蠻橫地向外國施壓,要求駐挪威的外國大使館不要派代表出席頒獎禮,以及不要發表支持劉曉波的聲明。中國駐奧斯陸大使館向一些駐挪威的歐洲國家使館發出函件,重申劉曉波為中國的刑事犯罪份子,並抨擊諾貝爾委員會干涉中國內政。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崔天凱更為此指出,任何歐洲國家如果支持劉曉波獲諾貝爾和平獎,都會被視為公然冒犯中國的司法制度;如果他們做出了錯誤的選擇,就要承擔相應的後果。

尚有二十多天,和平獎頒獎典禮就要舉行,屆時究竟會有多少國家駐挪威的外交官會杯葛典禮?會有多少國家對中國的警告毫不賣帳,將派代表出席?相信必定會成為當日的全球頭條新聞。根據綜合報導指出,瑞典、丹麥、芬蘭、冰島、荷蘭、比利時、捷克、英國、德國及法國等歐洲國家已表示,它們駐挪威的大使或代表將如常出席在奧斯陸舉行的頒獎禮,美國駐奧斯陸大使館發言人也證實美國大使將出席頒獎儀式的安排。看來北京當局越想利用崛起的經濟力量來威脅全球各國,達到杯葛該獎項的效果已適得其反,真的是自取其辱。諾貝爾和平獎與劉曉波有那麽重要令崛起的中國乘受如此的重?

挪威諾貝爾和平獎從來就是歐美的政治產物,尤其是針對缺乏民主自由的中國,的確是最一針見血的「鬥爭工具」,看看北京當局暴跳如雷、方寸大亂的處理手法便可得到明證。中國人有五千年的文化智慧熏陶,更有《孫子兵法》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心法指引,為何「崛起的後人」仍被四海「蠻夷」玩弄於股掌之中而招架乏力?

所謂「見怪不怪、其怪自敗」,北京當局當初以平常心看待這些歐美政治產物,不遊說施壓,不隨之起舞,則其被喧染的程度何來如今之排山倒海?別人舉行頒獎典禮,那個國家之大使願意出席,中國根本不在意,此項典禮之重要性就會大為降低,何須刻意主導別人杯葛,致令適得其反?再說關於早日釋放劉曉波與否,純屬中國司法管制,中國只須強調必須執行法院之判決,任何人均不能例外,則各國除了口頭說說,相信亦莫奈之何。

中國有中國的特殊國情,要全盤接受西方的多黨民主憲政,亦非一個理性有效的方式,但要令人信服,就不是處事蠻橫無理、凡事與大眾為敵,否則難免被人圍堵。一個崛起的大國是要講道理、憑實力令別人懾服,不要為小小的獎項而亂了陣腳。


 (2010-11-19) 洛杉磯越柬寮報專欄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