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8日 星期三

2017-02-08 洛城隨筆








《左傳.襄公二十八年齊慶封好田而耆酒,與慶舍政,則以其內實遷於盧蒲嫳氏,易內而飲酒。數日,國遷朝焉。使諸亡人得賊者,以告而反之,故反盧蒲癸。癸臣子之,有寵,妻之。慶舍之士謂盧蒲癸曰:「男女辨姓,子不辟宗,何也?」曰:「宗不余辟,余獨焉辟之?賦詩斷章,余取所求焉,惡識宗?」癸言王何而反之,二人皆嬖,使執寢戈而先後之

上面一段古文就是成語『斷章取義』的典源。用現代白話文解釋,主要是說:據《左傳.襄公二十八年》所載,春秋時齊國的慶舍極為寵愛家臣盧蒲癸,甚至將女兒許配給他。但慶氏與盧蒲氏都姓姜,所以有人問盧蒲癸說:「男女結婚應該分辨是否同姓,你怎麼會完全不迴避同宗的女子呢?」他則回答:「同宗的人既不迴避我,我何必要迴避他呢?這就像賦詩明志時,可以截取一部分的句義,我只取我所需要的,哪還知道甚麼同宗呢?」

盧蒲癸所謂的「賦詩斷章,余取所求焉」,指的是春秋時代的人,在外交場合或日常生活中,常會截取既有詩篇中一部分的句義來表達自己的意志與立場。後來『斷章取義』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原本專指截取《詩經》的前身當時稱為《詩》的詩集中某詩的部分以為己用,而不顧原詩的本意。今則用來泛指不顧全篇詩、文或談話的內容,只孤立地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而引伸出所表意思與原意不符。

今天大談成語及其故事典故,並不是獨喜作「人之患」的博學鴻儒,實在只是感嘆距今將近二千五百年前的弊端不特沒法改善,甚至於今為烈。

試舉兩個《維基百科》所舉『斷章取義』的例子:

一、有人說:莊子說過「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可見我們應該盡最大努力去求知。
莊子原句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因此莊子的實際意思是知識太多,而生命有限,故不應執著求知,與上述的解釋正好相反。本論述去除了莊子的上下文並曲解了原義。

二、A君問B小姐對某齣舞台劇的評價。B小姐說:「這是我今年看過最好看的舞台劇!因為我今年只看了這齣」。後來A君向C君說:「B小姐說這是她今年看過最好的舞台劇,所以你一定要看!」
其實B小姐原話只是幽默的表達,並沒有真的表示對該舞台劇的正面評價,A卻將那段話故意只截取上半部轉達成對該齣舞台劇的正面評價。

再另舉兩例:

、大家都聽過、都知道『以德報怨』,都被說成是《論語》中孔子教導後世的為人處世準則,意思是受到別人欺負,不但不報復,還要用愛心去感化他,用廣濶的心胸去包容他。典型的例子是中華民國蔣中正委員長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後以「以德報怨」為核心的對日宣言,也成為中華民國政府對於戰敗日本寬大處理政策的基本信念和政策出發點。
『以德報怨』原句出自《論語‧憲問》:『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原意為:有人問孔子:「以恩德來報答怨恨,這樣好嗎?」孔子說:「這樣拿什麽來報答恩德呢?應該以正直回應怨恨,以恩德來報答恩德。」由此可見,孔子主張的是「以直報怨」,沒有主張「以德報怨」,後人只截取孔子所說之第一句,就是斷章取義地曲解了孔子完整的主張。

四、某微信群組因為不涉政治色彩,群主對群組內某篇貼上頗惹爭議的政治文章作出勸說:『…本群組的設立開宗明義乃作為聯繫各同人的平台,與討論政事完全無關,因此建議兄應另設微信或臉書群組,名正言順地專題討論』。日後該政治文章作者抗議群組被別人貼上相關川普總統之就職圖片,所持理由是:『根據維持這個群組平台的開宗明義,凡不是聯繫各同人的事,不宜發到這群組。』
比對一下此兩段說話,很明顯,原意「不宜貼上完全與聯繫各同人無關的政治討論」,被斷章取義更扭曲成與原意不符的「凡不是聯繫各同人的不宜貼上」。

有人說:「要歪曲和毀謗一個真理,斷章取義是最便捷的方式。」

有人認為說話斷章取義,可能只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或是贏得爭辯,但有些人斷章取義卻是別有用心,他們為了爭取某個目的而扭曲了真相,給社會增添了幾許風風雨雨。

洛杉磯越華僑界早前也有一篇專文被有心人士加以截取曲解,因此而引起沒完沒了、各說各話的紛爭,事件還引出久不久便被搬上微信、耳語的風言風語,幾陷當事人於不義。

其實除了別有用心的險惡行為外,更多的斷章取義者往往是把自己的立場和錯誤的判斷投射到別人的說話上,用自己的想法思維去推斷結果,釀成很多不必要的誤會和糾紛,甚至歪曲了說話的本意,輕者引起衝突交惡,重者招致官司訴訟,均給人際關係製造了障礙。事實上這個障礙是可以避免的,至少可以減至最低。首先自己的一言一語切要謹慎,不要無意中甚至有意地歪曲了別人的說話,製造了紛爭的源頭;而在聽到別人難聽的話語時,不妨先了解這些說詞有沒有前提、產生的背景是什麼,然後才做出客觀、公正的判斷。

上面舉例中一、三兩例來自古老相傳的典籍,前人曲解了原意,其遺害及影響不可謂不大,但始終有可能只是前人不求甚解,人云亦云而已,並非出自故意歪曲。而二、四兩例卻是有意地截取、或歪曲了別人的說話,正是製造紛爭的源頭。此種有意或無意的斷章取義的作為實不足取,一定要徹底將此陋習丟進焚化爐,使成為歷史的灰燼,人際關係始能和諧共處,社會才得以祥和。

但是,這可能嗎?只能無奈的說:但願如此吧!


v魯凡 02/07/2017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