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好友P君透露,在「非是卜」(FaceBook)某論壇上出現一句廣東話方言,引起一些朋友不明之下向他追問,於是特向筆者查詢,並希望能公諸於媒體專欄以為朋友們解惑。
查當日在FB上貼出的該句方言為:『快D將所有真、假、似、懷疑是「籐條」嘅揼晒,無得ngâu豬肉。』如果用正統中文的說法應該是:『快些將所有真真假假、相似、或者懷疑是雞毛帚子的東西全部丟掉,就不會受到鞭打了。』
該句出自廣州的方言,比較正確的寫法應是『籐條炆豬肉』,捨「炆」用「ngâu」,是越南華僑喜用的粵語語文之一例。其實「ngâu」的中文正字是「慪」,本義是故意逗人發怒或笑,「慪氣」就是生悶氣。越南堤岸的粵語更賦予「慪」字作動詞「毆打」、及烹飪與「炆」使用,因此便有「慪你幾棍」,「慪他幾拳」,以及「慪豬肉」等的說法。『籐條慪豬肉』或『籐條炆豬肉』就是用雞毛帚子或籐枝鞭打人體的體罰代名詞。
從筆者這代往前追溯,廣東、香港、澳門、堤岸等家庭甚至學校,教導孩子最常用的方式就是鞭打體罰,而現代法例已經規定不可以對孩子體罰了,因此以前體罰最流行的工具──『籐條』已變成了歷史名詞,用它來教導孩子也成了歷史回憶。而「炆」,就是烹飪煮菜的一種方法,與「燜」類似,粵語「炆」與普通話「燜」讀音上就甚為相似。廣東人將用籐枝體罰人體比喻為以『籐條』與『豬肉』共冶一爐的一道名菜,幽默之餘,亦真具超人的想像力與創意,這道「名菜」對過去的廣東人都有很深刻的印象,像筆者童年時就有幸曾多次品嚐到父母親的親手炰製,對該道「名菜」絕不陌生。
另外再談談一個據說是外來語音譯而成的粵語詞:『巴閉』。
『巴閉』一詞在廣東話中有褒義亦有貶義,解釋亦甚為多方面。褒義的說法是以形容光彩、顯赫、隆重、輝煌,等等,有很利害,了不起之意;而作為貶詞時,就有囂張、橫蠻無理、不可一世的意思。更有因為囂張橫蠻,引伸為很嘈吵,很喧嘩,「嘈喧巴閉」就是很常用以形容喧嘩場合的一句俚語。
為什麼「巴」字與「閉」合起來會有以上的解釋?而在規範中文亦沒有「巴閉」此詞語,有一個說法是由外國詞語音譯而成。據說早於唐代前廣州已徑有外地商人營商,其中更不乏南亞、印度、中東商人,每當他們與當地人在生意往來時產生爭拗、爭持不下時,均會提高聲浪,高叫“BAPRE、BAPRE”,其意原為“我的天呀!” 廣州人不論知不知曉其真義,不知不覺順著語氣作出模仿,久而久之便演變成道地的粵話詞。
然而,亦有另一種說法則認為『巴閉』一詞根本就是從中國古漢語詞匯衍變而來。據廣州粵語方言專欄作家彭嘉志在《“巴閉”溯源》一文中先否定了『巴閉』是來自外來詞,並認為「巴鼻」、「把鼻」、「把臂」都是「把柄」的「柄」鼻音脫落後形成的新詞,但這些所謂的新詞都保留了「把柄」的「憑據、緣由」的含義,『巴閉』同「巴鼻」、「把鼻」、「把臂」一樣都是記音詞,都來源於「把柄」。最後,《“巴閉”溯源》提到,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地理位置的變換,人們賦予『巴閉』除「有本事」以外的其他意思。
以上兩種說法都各有道理,筆者比較認為兩者均有可能各自孕育出此一合語詞,隨著時間的推移,最後結合成多種意義。其實無論『巴閉』一詞是從印度語或中國古漢語詞匯演變而成,今日『巴閉』褒貶的解釋有如上述,在廣東話的應用上亦甚為普遍,是屬於多功能的語詞,『巴閉』的本身已經「認真巴閉」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