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31日 星期五

2014-10-31 洛城隨筆


中國文字必須走拉丁化的道路說起

FB網絡上看到某越華知名華文寫作者之一小段簡單貼文,內容是指其人用中文跟某人通電郵,對方兩條簡短的來語中都用錯了字詞,「已經」寫成「以經」,「不客氣」寫成「不可氣」,他指出是漢語拼音輸入壞事。因此他「提出」:『如果中國文字廢除象形字改用注音符號或漢語拼音,就不壞事而好事,永遠錯不了:「一ˇ ㄐ一ㄥ」、「Yǐ Jing」,「ㄅㄨˋ ㄎㄜˋ ㄑ一ˋ」、「Bù kè qì」』。最後加以『毛澤東說:「中國文字必須走拉丁化的道路。」;魯迅說:「漢字不滅,中國必亡。」信耶?』來作為他的見解之佐證。

該位前輩在越華文壇早享盛名,著作繁多,尤以譯文學稱著。在浩瀚的中文世界裡「打滾」了數十年,頗受當地一般人尊敬的他作出了這一個「見解」,對「中國文字」本身來說真的十分遺憾。

筆者對該位前輩之「見解」表示尊重之餘,亦有另類的思考。

首先,上述他所舉出的事例中,明顯的是使用者漢語程度不足、不求甚解之下選錯了同音字詞,嚴格的說就是因為只懂強調聲符音韻之拼音文字,在太多同音異字的中文世界裡找不著方向,而出此差錯,這實與象形的中文文字完全不相干,以此理由來宣判象形漢字死刑,天生默默無言、不能自辯的漢字真的被誅殺得不明不白。若說改用注音符號或漢語拼音,引用至依他所舉之拼音文字雖然看似沒有問題,但中文文字太多同音異字,因此先賢創字是以事物共同的特性作為「形符」,再以發聲相似的字來比擬「聲符」,將兩者結合成一新字,是很合符科學依據的,如只依聲符發聲之所謂拼音文字來代替,所有句子語法必定大亂。以漢語拼音舉例:「wǒ xià miàn gěi nǐ chī」是「我下面給你吃」還是「我下麵給你吃」?「dìng shàng le ma」是「釘上了嗎」或是「盯上了嗎」?「Shi Shi Shi Shi Shi ShiShi ShiShi Shi Shi ShiShi ……」?原來是語言學家趙元任諷刺漢語拉丁化(拼音)所帶來的荒謬之「施氏食獅史」。諸如此類的例子實在太多,不勝枚舉,漢語拉丁化是行不通的死胡同,除非,另創語言(字句)以遷就之,又另當別論。

前輩所舉兩位「人證」之說話,亦有商榷餘地。1951年中共毛澤東主席說「(中國)文字必須改革,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在實現拼音化以前,必須簡化漢字。」這是中共要全面「廢除漢字」,完全以拼音文字取代漢字之前奏,在推行中國文字拉丁化前的過渡時期,暫時先使用一些簡化漢字。惟是經過了三十多年,中國文字拉丁化的計劃一直行不通。198512月,中國國務院將“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改名為“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強調要促進語言文字的規範化、標準化。隨後,當時的中共總書記胡耀邦指出:「拉丁化拼音只作為語音符號使用。」這已表明了漢字改革的拼音化道路已被正式放棄。時至今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已建國超過一甲子,中國共產黨集黨政全部力量除了拉抬出一套不倫不類的過渡產物──「簡體字」外,「中國文字拉丁化」之道路並沒有走通,更而偃旗息鼓,以壽終正寢收場。

至於魯迅,與那一大批生於19世紀末至20世紀前半業之左派知識分子一樣,生處中國最積弱的年代,百年來目睹被西方列強侵凌,國不成國,家不像家,在西方列強船堅炮厲、西方文化所向披靡、西方科學摧枯拉朽的衝擊下,那股知識分子恨鐵不成鋼的冲天怨氣無處發洩,只有拿自家老祖宗的遺產來開刀、來蹧蹋。魯迅那睚眦必報、喜好爭論的性格,偏頗激進的言論,在他的著名著作如《吶喊》、《狂人日記》、《阿Q正傳》等均表露無遺,在嬉笑怒駡的文字背後蘊含著堅定的政治立場,帶著強烈的個人主義色彩。唐紹華(中華民國劇作家、導演、詩人)便認為他「對任何現實永遠不會滿意,因而變成真正的為反對而反對的反對者。」

對於「廢除漢字」論,魯迅在他很多篇文章中都曾作出多次回應,當然亦一如其一貫的偏頗激進言論一樣,不特視方塊字如糞土,更提出「……漢字也是中國勞苦大眾身上的一個結核,病菌都潛伏在裏面,倘不首先除去它,結果只有自己死。」之異端怪說,難道他不知道其在中國甚至國際文化領域上所獲得的崇高地位和影響力,均是來自其極度厭惡、極度欲除之而後快的方塊漢字嗎?

在漢唐盛世的古代中國,文景之治、漢武盛世、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等等文治武功及國際聲望強盛,天下太平,百姓殷富,四夷臣服,那時怎麼不見那些出國留洋的知識分子回國後高舉「廢除漢字」大旗以剷除勞苦大眾身上的結核病菌呢?17世紀中業至18世紀,中國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康乾盛世,經濟繁榮,國力鼎盛,人民生活安定,那時又怎麼不見那些出國留洋的知識分子回國後一邊高舉「廢除漢字」大旗,一邊高唱「中國文字拉丁化」以剷除那不能適用於新時代之落伍文字呢?歸根到底,除了那赤化世界之國際陰謀外,那些批鬥自家文化惟恐落於人後的高級知識分子還不是植根於那夜郎自大再跌至谷底後之自卑心態使然?

魯迅病逝前於193610月接受《救亡情報》記者訪問時堅決地說:漢字不滅,中國必亡。 七十八年後的今天形勢仍然未能符合他的心意,他的「遺願」可能永遠亦不能達到。

同樣是逝世前的遺言,聽聽同時代的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先生,於1925312日彌留之際,用微細的聲音輕輕吐出的卻是:和平……奮鬥……救中國。 兩人對中國興亡的抱負與看法,正是高下立判。

百年積弱已成過去,根據數據顯示,廿一世紀現時中國的國力(這裡只說國力,不談其他價值),早已超越漢唐盛世、康乾盛世,「中國文字拉丁化」今人早已多不彈,這是好事?還是壞事?答案早已昭然若揭了。


v魯凡 10/27/2014二○一四年十月三十一日發表於洛杉磯越柬寮報


沒有留言: